專家觀點

直播間保健品如何“坑”老:“糕點”聲稱能救命;一條項鏈治偏癱

直播間用各種花式騙術售賣虛假保健品。

“打着靈丹妙藥的幌子,买回來以後都是什么壓縮糖果”、一條項鏈169元“帶上就可以讓偏癱患者直接站起來行走”……

過去人們熟知的用虛假保健品坑騙老人套路在互聯網的全面滲透下死灰復燃。近日,多名消費者向消費者報道反映,家中老人沉迷的直播間裏,主播將明明是食品或是普通產品虛假宣傳成有治療作用的保健品進行推銷售賣:主播聲稱救命用的“牛磺安宮丸”實際上是“冷加工糕點類產品”;宣稱有助睡眠、提高記憶力、改善血脂等功效的“保健品”等實際均爲固體飲料、壓片糖果;更有一些主播打着“高科技”的旗號,將原本尋常的飾品變成“保健神器”。

針對消費者反映的情況,近日記者對不同账號的直播帶貨情況展开調查,結果發現此類亂象不在少數,還有不少主播涉嫌誇大保健品功效,宣稱保健品可治療疾病。

“現在直播間很多都不讓說,但是相信你們都懂”、“這些好東西喫了,你想想我能幫到你啥”,主播一方面通過各種話術不斷暗示消費者該產品具有治療功效,另一方面通過替換違規詞如將“糖尿病”替換成“小糖人”,“心髒”替換成“小發動機”等方式在躲避平台的審查。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保健 直播”找到110條相關的投訴信息,投訴平台幾乎囊括所有直播賣貨的平台,內容包括平台商家無相關營業執照、主播虛假宣傳、出售三無產品等。

一、“保健品”實爲普通食品被忽悠的消費者遭遇維權難

“下單時主播說 對(身體)這好那好”,劉英(化名)向記者反映,媽在去年陸陸續續在不同的直播間裏購买多款“保健品”,價格從幾十到幾百元不等,主播在宣傳時聲稱這些產品有改善睡眠、提高記憶力、抑制腫瘤、調節血脂等功效。“老人家也不懂,聽了就信了,买了好多。結果發現很多產品都印的是固體飲料、壓片糖果。”

從劉英提供的圖片來看,媽买的“保健品”包括鹿心血肽固體飲料、南雲堂經活通絡片(壓片糖果)、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固體飲料等。上述產品均無“藍帽子”標識,產品說明裏面也沒有注明保健作用等信息。

(受訪者提供)

以劉英媽媽購买的這款鹿心血肽爲例,其產品標籤上僅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執行標准號是GB/T 29602。經記者查證,這是我國固體飲料的執行標准。

(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多次發出選購固體飲料消費提示,明確指出固體飲料屬於普通食品,不是保健食品,也不是藥品,不具有疾病預防、治療作用,固體飲料無論其配料中含有多少營養素,均不可明示或暗示保健功能,且提示消費者勿要輕信其具有“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宣傳。

據了解,保健食品的包裝或標籤上必須有“藍帽子”標識與“國食健字”批准文號。並且包裝上必須注明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使用方法、執行標准及食用量等信息,其保健功能與量效關系均經過實驗驗證,並有充分的科學文獻依據。

此外,2022年1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公告指出固體飲料最小銷售單元必須標示“本產品不能代替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作爲警示信息。 而作爲固體飲料的這款鹿心血肽並未標示上述警示信息。

然而當劉英向快手反映此事並申請退貨退款時,僅有一小部分產品退款成功。其余產品快手客服以超過售後期、產品未違規爲由拒絕退款。“不管我們怎么聯系都不給退,拖到現在其中一些店鋪都關閉了。”

劉英媽遭遇並非個例。觀看並且購买相關產品的大多都是家中老人,而舉報相關問題一般都是身爲家屬的年輕人。“打着靈丹妙藥的幌子,买回來以後都是什么壓縮糖果”,在採訪中,多名受訪者都向記者表示他們的家人也在直播間裏購买了類似的產品,如聲稱能夠補充骨骼密度、提高免疫力的小分子牛軟骨膠原蛋白肽固體飲料、主播說能救命用“牛磺安宮丸”實際上是“冷加工糕點類產品”。

二、消費者表示用了產品沒效果主播回復“能不能找找自己的原因?”

“我舉報過很多次,沒用。”堆堆(化名)無奈地向記者表示。堆堆告訴記者,她的姥姥沉迷看情感主播直播,並已購买多件主播掛車的“保健品”。而當她向平台舉報後,主播卻“照常播”。根據她的觀察,即便舉報成功,主播會火速換小號重新开張。

根據受訪者提供的購买記錄,記者找到售賣這些產品的直播間並觀看了多場直播,結果發現目前部分受訪者購买的產品已經無法在直播間及其下掛店鋪搜索到,但一些主播仍在用相同的套路推銷其他產品。

“四盒能喝20天,20天!我讓你最少最少下八個數!小基數人群能下四五個數,大基數人群,我讓你最少最少下八個數!!”9月20日,記者點進其中一個名爲“阿佳(努力減肥中)”直播間,一主播一邊高舉着自己食用這款產品七個月前後的體型對比圖,一邊聲嘶力竭地宣傳一款名爲“嗨喫咖啡”的產品。“我就是喝了這款咖啡從(下面)這個樣子,變成(上面)這個樣子的。”

(主播稱下圖是她去年10月20號的照片 上圖爲喝了這款咖啡七個月後,今年5月28號的照片)

在多次直播中,她反復講述自己曾因重度肥胖而陷入中度抑鬱,嘗試了多款減肥產品都失敗了,“每天在家尋死覓活”。這款咖啡產品是她的父母爲了她,親自組建團隊,根據她的體質研發出的。“我喝這款產品第一天就开始下,一個月之後我就下了十幾數。”

親身經歷鋪墊,飢餓營銷下套。“四盒49.8元,我今天只放出10單,大家自己拼手速”。9月20號的這場直播一开始,主播便表示今天價格十分便宜,只能虧本出售10單。而她虧本也要賣的目的僅僅是爲了與這十個消費者一起打卡,堅持喝這款產品減肥。然而一分鐘過後,直播頁面彈出提示,顯示主播已熱賣621單。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保健食品的相關規定,具有“減肥”功效的食品一律歸爲“保健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同時規定,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然而經查,這款咖啡產品的真實屬性爲固體飲料,不具備任何治療效果和保健功能。其生產廠商河南天中輔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也並不包括保健食品或藥品生產銷售。

直播期間,主播多次表示,喝這款咖啡期間正常喫喝就能夠瘦。然而當有消費者在直播間評論區表示自己喝了11天還是沒有瘦時,主播激動地表示“別人喝都瘦,你爲什么不瘦”“11天都不下秤,能不能找找自己的原因”,並在沒有了解該消費者的具體情況的前提下斷言,沒有效果一定是消費者飲食不當導致。

截至發稿,該直播間下掛店鋪的銷售記錄顯示,這款所謂的“減肥”咖啡產品已經售出了3萬單。

上述主播在推銷產品過程中從不講解這款咖啡的減肥原理,全程都是用自己的身體變化照片、以前穿過的大碼褲子、講述過往肥胖悲慘經歷等方式暗示不斷暗示消費者這款產品有立竿見影的減肥效果。爲了躲避平台違規詞,該主播都將體重下降簡稱爲“下”,將斤數簡稱爲“數”。

在記者觀看的多個推薦“保健品”的直播間裏,主播在推銷過程中刻意回避相關病症或者是身體器官的完整關鍵詞的情況十分常見,他們通常會用一些縮略詞替代,或是是用“某”字將關鍵詞隔开。比如“小發動機”代表心髒,“小糖人”代表糖尿病人群,西藥表達爲“某西某藥”,心髒搭橋表達爲“心某某搭橋”。

三、主播花式話術誘人“入坑”普通飾品也被當成保健品賣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普通食品沒戴“藍帽”冒充保健食品之外,在直播平台上,有的主播則直接帶貨保健食品,借着“小藍帽”的名頭爭取消費者的信任,將保健食品延伸爲藥品。

在一個名爲“專業降血糖”的直播間裏,一主播在銷售一款名爲“×××黃芪知母膠囊”的保健品。這款保健品不僅有“藍帽子”標識,還有國食健字批號。

“我們這是治病救命的直播間,這就是治病救命的藥。”“三盒連喫18天,18天之後我讓你好了以後再也不犯”“18天之後我讓你瓜果梨桃隨便喫,啤酒飲料隨便喝,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线藥物)再也不喫了,胰島素再也不用打了”主播在介紹該商品時說道。

在這類話術的刺激下,該產品迅速熱賣3500多單。

記者在商品詳情頁面看到,該保健品的功能是輔助降血糖。而主播卻在直播間裏介紹時省略了“輔助”二字,直接稱該保健品是國家藥監局審批備案具有降血糖功效,能夠根治糖尿病。

類似的套路在同類型的直播間裏反復上演。他們常常先用產品上“藍帽子”標識爭取消費者的信任,再以“保證根治”“治不好不要錢”等誇大的承諾方式,將保健食品宣傳成藥品。

在銷售此類保健食品時,或許是爲了規避風險與刺激消費者,另一種比較常見的打“擦邊球”的方式是主播在介紹時不會直接描述產品功效而是描述盡可能多的具體狀況,並且明確表示如果出現上述等等症狀,食用此類產品後都能明顯改善,以此暗示產品具有治療功效。

在另一個91.5萬粉絲關注的同類型账號“血壓平穩有妙招”裏,主播在宣傳“xxx花膠囊”的短視頻中表示“7天之內,運化不了你血管中的垃圾,我登門去給你道歉”“頭痛頭暈頭昏,喫它;白天容易犯困、晚上容易睡不着覺、胸悶疲憊發力、提不起精神的也喫它;眼睛幹澀、看東西模糊還是喫它;愛冒汗流虛汗,稍微活動一下就汗如雨下,喫它就對了呀”!然而,點進商品詳情頁面,這產品屬於保健食品,保健功能僅僅是“輔助降血壓”。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均是中老年群體的常見病。隨着年齡增長,疾病風險增高,對急速下滑的身體狀況有着切身感受的老年人成爲最具健康焦慮的群體,也成爲了保健品最主要的受衆。《慈善公益報》統計調查,保健品消費中,老年人消費者佔了五成以上。

即便是售賣普通飾品的直播間也想來分一杯羹。今年2月,堆堆(化名)的姥姥在直播間有一條“活能派派石項鏈”。堆堆告訴記者這條項鏈主播聲稱“帶上就可以讓偏癱患者直接站起來行走”,是“心髒病患者的福音”。

記者根據購买記錄找到售賣這件商品的店鋪,該評論區裏消費者貼出的實物圖中,除了項鏈外,還有一張疑似產品介紹的卡片。卡片上的信息顯示,活能派石每立方釐米都含有1317個負離子,能滲透皮下4——14微米,促進人體微循環,增強細胞活力,改善頸椎、肩周痛;阻隔手機、電視,電腦等對身體的輻射。

當記者咨詢時,客服說這款產品是他們親自研發。當問及功效時,客服給出了第三種說法:第一能抗疲勞、抗輻射、抗衰老,第二能促進人體微循環系統 第三舒筋活血。然而記者點擊查看該產品的詳細信息時,並沒有看到任何研究報告、專業機構檢測結果等資料證明上述任何一種功效,當記者請求客服證明功效時,客服只是告訴記者“堅持戴”。

記者了解到,目前《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中並沒有保健器材定義。根據廣告法第十七條,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消費者可以查詢宣稱各種功效的產品是否真的有相關資質。記者在境內醫療器械(注冊)中輸入“活能派派石項鏈”“活能派石”等關鍵詞,均顯示暫無數據內容。

對於很多年輕家屬來說,這些“不用查都知道,一眼假”。但爲什么家裏的老人就是愿意相信?對於老年人是否更容易落入保健品營銷套路的問題,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馬平川律師曾在315行業保健品專場活動上表示,造成這一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保健品大多是針對老年群體。一方面,隨着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是保健品重要的消費群體。另一方面,老年人知識更新相對較慢,對營銷套路的警惕性更弱。

近年來,保健品主要從老年人身上牟利已經成爲不爭的事實,各種老年人被保健品銷售者騙取高額存款的故事常見於諸多報道。如今隨着直播帶貨模式崛起,中老年直播用戶數量迅速上漲,直播間儼然成爲保健品“坑老”的新場所。

針對主播肆意誇大產品功效,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金融犯罪辯護中心主任曾傑律師向記者表示,如果是普通的食品,被宣傳成具有某種功效的保健品,該種宣傳屬於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達到詐騙罪要求的“數額較大”或者虛假廣告罪要求的“情節嚴重”,會涉及詐騙問題或者虛假廣告問題。

如果將完全不具有某種功效的產品,宣傳成爲具有某種功效的產品,甚至宣傳成藥品,也可能涉嫌詐騙罪中“虛構事實”或者虛假廣告罪中的“虛假宣傳”;如果是將本來有的保健功能誇大,一般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行政處罰。

“主播作爲宣傳的直接行爲人,其如果未經充分核實就進行虛假宣傳,其團隊應該承擔虛假宣傳的首要責任。而平台作爲網絡服務提供者,如果知曉了上述行爲,比如有人舉報或者收到相關管理部門的告知,任然放任主播的行爲,在民事責任則上是承擔連帶責任。”曾傑表示。

此外不止一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受到大數據算法影響,一旦家人瀏覽或搜索了類似直播內容,系統就會不斷向他們推送相關直播。互聯網專家、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曾在公开報道中指出大數據算法推薦對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形成了鎖定效應。“越頻繁購买保健品的用戶,平台也會越頻繁地給他們推送相關內容,形成惡性循環。”

平台是否有一套監管和審核機制來核實直播帶貨保健品的宣傳內容?大數據算法推薦是否加劇保健品銷售亂象?針對上述問題,記者致函快手,快手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對相關账號進行核實。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直播間保健品如何“坑”老:“糕點”聲稱能救命;一條項鏈治偏癱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3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