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周二公布的聯邦估計,今年美國石油產量預計將首次升至1280萬桶/日的平均水平。
就其背景而言,這比2019年創下的上一年度紀錄高出約50萬桶/日。它的石油產量也超過了地球上任何其他國家——根據歐佩克的數據,第二接近的國家沙特阿拉伯的日產量約爲1000萬桶。
這一迫在眉睫的裏程碑削弱了一些2024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論點,即拜登政府正在用官僚作風(red tape)扼殺石油行業。
Rapidan Energy Group的石油市場分析師Hunter Kornfeind表示:“有一種說法認爲,美國的石油產量要么已經死亡,要么正在消亡。”。但是,盡管它的速度比過去慢了,但它“正在成熟,並沒有死亡,”他說。
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美國石油生產的前景最近有所好轉——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油價從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中反彈,鑽井商的效率也提高了。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剛剛發布的2023年產量預測標志着其先前預測的產量增加了20萬桶。明年,美國石油產量預計將攀升至1310萬桶/日的又一紀錄。
然而,本周早些時候,前副總統邁克·彭斯發誓要扭轉“拜登政府失敗的政策”,結束“喬·拜登的能源战爭”。這位2024年總統競選人推出了一項新的能源計劃,其中包括允許在聯邦土地上進行新的鑽探,將許可時間減半,並補充战略石油儲備。
自彭斯和前總統特朗普卸任以來,美國石油產量一直在增加——當時油價因新冠肺炎緊急情況而低迷。EIA預計,今年晚些時候美國的日產量將突破1290萬桶。這將標志着自2021年1月拜登上任以來增長了16%。
隨着美國頁巖革命的爆發,德克薩斯州和其他地方釋放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在前總統奧巴馬的領導下,國內石油產量也出現了類似的增長。
Kpler美洲首席石油分析師Matt Smith表示:“這可能與執政的政府無關,更多的是石油行業的創業性質。”。
氣候與通貨膨脹
當石油產量記錄下降時,不要指望白宮會有任何煙火氣。
拜登政府在石油行業面臨着微妙的平衡——總統有時會抨擊石油行業。
去年,隨着油價首次飆升至每加侖5美元以上,拜登揶揄道:“美孚去年賺的錢比上帝還多。”
一方面,拜登發起了美國歷史上最激進的氣候運動。氣候科學家表示,削減化石燃料行業的全球變暖排放,並最終使世界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至關重要。
然而,白宮對天然氣價格飆升尤其敏感,因爲選民將油價視爲關鍵的經濟晴雨表(a key economic barometer.)。
Rapidan Energy Group在本月早些時候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油價上漲總是讓在任總統感到害怕,因爲它們損害了消費者信心和總統的支持率。”。
“但現在風險更大了,因爲油價上漲可能會使美聯儲希望的‘軟着陸’偏離正軌。拜登團隊對油價上漲的擔憂再怎么強調也不爲過。”
拜登官員意識到,美國石油公司必須穩步增加供應,以滿足正在復蘇的需求。
這一點尤其正確,因爲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整個歐佩克都在一項旨在提高價格的战略中抑制了石油產量。上周,沙特阿拉伯誓言將其石油減產至少再延長一個月。俄羅斯表示,將在9月份削減30萬桶/日的石油出口。
一直對拜登政府的監管努力持批評態度的石油貿易組織美國石油學會指出,在拜登執政期間,已批准的聯邦許可證和新租賃的聯邦英畝數都大幅下降。
API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正在增長,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但供應增長主要來自於2010年代批准的現有美國項目。”。“美國生產商准備採取更多措施來加強美國能源安全,支持就業和地方經濟,但我們需要本屆政府的正確政策來做到這一點。”
天然氣價格預測上調
歐佩克的這種克制,加上煉油廠的極端高溫,導致汽油價格大幅上漲。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溫和價格之後,全國普通天然氣平均價格最近飆升至九個月高點。
環境影響評估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緩解,要求到今年年底,天然氣價格平均每加侖3.63美元。這比之前預測的每加侖3.27美元大幅上升。EIA還上調了對石油和柴油價格的預測。
當然,如果沒有國內生產的支持,價格會高得多。最近的產量增長,以及可能即將到來的增長,應該有助於緩解對消費者的打擊。
與價格不同,國內石油生產從新冠肺炎危機中恢復緩慢,這也是事實。
分析人士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華爾街迫使臭名昭著的石油行業從繁榮走向蕭條(boom-to-bust) ,以灌輸金融紀律意識。投資者希望石油行業專注於向股東返還現金,而不是在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的昂貴鑽井項目上揮霍。
Rapidan分析師Kornfeind表示:“自2020年以來,產量增長放緩的主要驅動力是投資者情緒,而不是拜登政府對該行業的限制。”。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國石油產量有望打破特朗普時代的紀錄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