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AI公司赴港IPO,“造血”難頂“燒錢”快

自去年下半年ChatGPT火爆全球以來,AI概念被市場重新熱炒,大量AI公司萌生上市想法。港交所也於2023年3月推出18C新規則,進一步放寬科創企業特別是AI公司上市條件,這爲AI公司上市創造了良好契機,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也看到許多AI公司在實際經營中效益並沒有預期那么好,未來盈利之路仍在不斷探索中。

一、AI概念熱潮帶動公司上市

(一)ChatGPT讓AI概念再度升溫,多家公司積極備战上市

2022年11月底,OpenAI推出ChatGPT對話機器人後,掀起了全球AI熱潮。在強勁的市場預期下,上市公司寒武紀、海天瑞聲等AI概念股應聲大漲,寒武紀從年內低點漲幅高達245%,海天瑞聲也漲幅近95%。這讓衆多未上市AI公司看到了窗口期,紛紛提上日程來備战IPO。

根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就有超過38家AI或數字化公司在港交所排隊IPO,佔整個港交所IPO總數的約40%。這些公司涵蓋藥物研發、汽車芯片、語音識別等多個領域。其中不乏AI行業的明星公司,如藥物研發平台公司英硅智能、語音公司雲知聲、自動駕駛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等。

(二)港交所推出18C新規則,進一步放寬AI公司上市條件

港交所也看到市場對AI創新的需求。爲吸引更多AI科創企業來港上市,港交所於今年3月底推出全新第18C章上市規則,允許無收入或無利潤的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降低了企業上市門檻。這給AI公司帶來突破,使其有更大概率通過審批上市。

18C規則面向五大科技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新材料、新能源及AI和生物科技等高新技術行業的公司。這爲AI公司的上市及融資創造了有利條件。黑芝麻智能就是首家正式遞交招股書的18C規則公司。業內認爲,該舉措有助進一步豐富港交所市場,也使香港在全球科創板塊的地位更加突出。

二、英硅智能、雲知聲等科創公司業績面臨挑战

在AI創新公司積極備战上市的同時,這些公司普遍面臨業績不佳、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共性問題,這是否會成爲其上市和融資的絆腳石?

(一)英硅智能:藥物尚在試驗階段,連年虧損超7億元

英硅智能是一家總部在香港的AI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業務是利用自主研發的AI平台加速新藥研發。該公司由加拿大科學家Alex Zhavoronkov創立,已在香港提交IPO申請。

問題在於,英硅智能核心產品:一種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藥物仍處於臨牀試驗階段,未實際實現銷售收入。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爲藥物研發服務收入,非常有限。2021年和2022年,英硅智能的營收僅爲471萬美元和3014萬美元,但是兩個年度的虧損總額卻高達3.52億美元,經調整虧損達1.1億美元。

由於英硅智能沒有真正的藥品銷售收入,依靠藥物研發服務很難支撐高昂的研發和運營成本,因此過去兩年處於嚴重的虧損狀態。這對其上市融資構成了挑战。同時,英硅智能的藥物仍需長期臨牀試驗考驗,盈利能力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二)雲知聲:語音轉向AGI,三年虧損超5億元

雲知聲曾是一家AI語音識別公司,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請後,轉型爲通用人工智能公司。但公司過去三年的財務表現並不樂觀。

2020-2022年,雲知聲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6億元、4.56億元和6億元人民幣,收入增長緩慢。而三年的淨虧損總額卻高達11億元人民幣,其中2022年虧損額也有3.75億元。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過重,高達收入的40%以上。

雲知聲轉型通用人工智能領域後,研發投入可能更加龐大。同時,公司客戶群體結構不穩定,回款周期長,現金流長期爲淨流出狀態。這些因素都會對其盈利能力和上市融資構成挑战。

(三)黑芝麻:自動駕駛芯片尚無盈利,研發費高企

黑芝麻智能是一家智能汽車計算芯片公司,是首批遞交招股書的港交所18C規則科創企業。該公司已完成10輪融資,估值超過150億元人民幣。

但是,黑芝麻智能目前 Revenue仍然很小。2020-2022年,公司營收僅爲530萬元、605萬元和1.65億元人民幣,遠遠無法支撐巨額研發投入。三年來,黑芝麻智能的研發費用高達16億元,遠超收入。這導致公司虧損慘重,三年合計虧損達58億元人民幣。

自動駕駛領域市場潛力巨大,但要真正實現商業化盈利還需長期投入。黑芝麻智能的業績情況也說明,即使在熱門領域,科創公司仍面臨“燒錢”快於“造血”的困境。這將挑战公司上市融資。

上述三家公司代表性案例說明,盡管AI創新公司備受資本追捧,但其本身業績和盈利仍是最大難題。在熱捧背後,投資者需要格外審慎客觀判斷公司的真實價值。

三、AI行業整體“造血”難,虧損現象普遍

不僅是個別公司,從近期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看,整個AI行業正面臨普遍的“造血”難題。

(一)上遊公司浪潮信息、寒武紀業績下滑

在AI產業鏈上遊,爲Cloud Computing和AI提供基礎設施的浪潮信息近期業績下滑。該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60%至70%。寒武紀作爲AI芯片龍頭公司,也出現業績置換,調整後的淨利潤大幅下滑。

這表明,即使是上遊賣“鏟子”的公司,在AI熱潮初期也很難直接轉換爲營收和利潤的增長。數據中心建設需要時間,用戶採購周期長。這讓上遊公司業績短期受挫。

(二)中遊公司科大訊飛大幅盈利警告

在產業鏈中遊,提供AI軟件和解決方案的公司科大訊飛,也在近期發布了大幅盈利警告。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70-80%,甚至可能虧損達3億元。

科大訊飛的窘境進一步顯示出,中遊公司轉化AI技術爲現金流也十分艱難。在沒有形成穩定的商業化模式前,創新公司很難避免虧損加劇的困境。

(三)投資謹慎看待,盈利能力存不確定

綜上所述,從上至下遊,AI公司普遍面臨“造血”難題,利潤增長嚴重滯後於營收擴張。考慮到行業政策環境變化等不確定因素,投資者需要謹慎看待AI公司,耐心等待其盈利能力得到驗證。

四、結語

(一)AI行業前景廣闊,但盈利路徑不明朗

綜合來看,AI技術帶來巨大機遇,相關公司也備受關注。但是,行業整體的盈利路徑還不明朗,面臨諸多挑战。英硅智能、雲知聲等公司業績並不理想,連寒武紀、科大訊飛這樣的上市公司也虧損加重。“燒錢”快於“造血”是整個行業的共性特徵。

(二)公司需不斷適應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

與此同時,隨着監管政策的不斷調整,AI公司也需要不斷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比如用戶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提高,都會對業務帶來影響。 ChatGPT在中國也無法直接應用。這需要公司保持敏銳的政策觸覺。

(三)投資者謹慎看待,理性判斷公司價值

因此,盡管前景廣闊,投資者仍需保持理性判斷。不能被市場熱潮所迷惑,需要關注公司的真實盈利能力、商業化進程、管控風險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才能明確公司的內在價值。過熱的估值也需要保持足夠警惕。

本文來自:元宇宙產融研究院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AI公司赴港IPO,“造血”難頂“燒錢”快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2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