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葉姓婦人因卵泡太小導致難受孕,經中醫調理體質後,順利產下一男嬰;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35歲葉姓婦人因卵泡太小導致難受孕,天寶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表示,中醫認為,其主要與「肝、脾、腎」三臟腑失調有關,葉女恰好是「肝血不足、脾腎兩虛」的中醫體質類型,經以中藥「養肝血、補脾腎」,治療4個月後即順利自然懷孕並生產一男嬰,說明中醫調理確實可幫助卵泡長大,提升卵子品質,達成懷孕目的。
林襄穎表示,35歲患者葉女做過許多婦產科不孕檢查都正常,僅照超音波時發現卵泡太小顆了,卵子品質也不好,雖然服用西藥排卵藥,仍無法受孕。正常情況卵泡必須達到2公分才能排出健康卵子,像葉女的情況就卵子還未達2公分,致卵子品質太差而不孕,她稱之為「小卵泡症候群」。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卵泡的情形,中醫認為與「肝、脾、腎」三臟腑失調有關,林襄穎指出,葉女恰好是「肝血不足、脾腎兩虛」中醫體質類型,適合「養肝血、補脾腎」的中醫法則治療,因此使用當歸、川芎滋肝養血;黨參、白朮補脾補氣;熟地黃、菟絲子固肝腎;續斷、杜仲補腎氣。治療期間,葉女精神體力變好,手腳冰冷、腰痠背痛老毛病也消失了,更重要的是治療滿4個月終於順利自然懷孕並生產一男嬰!
林襄穎說,「小卵泡症候群」非正式醫學名詞,但不孕症患者當中大約3分之1都是小卵泡者。中醫調理與西藥排卵藥不同在於排卵藥可促使卵泡變大,增加卵子數量;中醫調理雖不能增加卵子數量,但可改善「肝、脾、腎」三臟腑功能,進而促使卵泡變大,卵子品質變好,對小卵泡症候群確實有效果。
除了中醫調理外,林襄穎強調,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改善「小卵泡症候群」,包括1週至少3次運動並每次達30分鐘,有氧運動或重訓皆可,作息正常避免熬夜,多攝取蔬果並避免菸酒等,都能有助懷孕。
天寶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表示,中醫調理確實可幫助卵泡長大,提升卵子品質,達成懷孕目的。(記者歐素美攝)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卵泡太小難受孕 中醫調體質生下男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