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智醫師檢視患者的大拇指腕掌關節磨損情況。(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
52歲的蔡女士從事美髮業,經常要幫客人洗頭,她覺得手腕痠疼、大拇指無法出力,曾到復健科看診,但喫止痛藥效果不佳,洗頭的工作也無法長時間戴著護腕,再到醫院骨科就診,X光檢測出她的手腕因長期施力,導致大拇指腕掌關節磨損病變,只要稍一施力,關節就會脫離軸心,醫師安排她接受自費3萬元的微創手術將關節復位,不用住院就消除疼痛並恢復工作機能。
微創矯正關節 解痛恢復靈活度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周博智指出,大拇指基部關節位於腕掌關節的大拇指根部,磨損病變的主因包括外傷、退化、反覆使用等,導致關節鬆動、滑脫、磨損、變形,這類關節病變好發於中年女性,原因是女性做家事需要頻繁使用雙手及手腕,50歲以後因為荷爾蒙變化的影響,也容易導致韌帶鬆弛。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說,男性雖然不受荷爾蒙影響,但若過度使用或曾經受傷,也可能在中老年發生,患者在抓握時有疼痛感並影響日常生活,例如扭開、拴緊瓶蓋或扭毛巾就會感覺疼痛,嚴重時可能連穿脫衣褲都疼痛不已。
他表示,臨牀上先以X光檢查關節磨損的程度,若程度尚輕,可用貼紮或護腕固定,加上止痛藥物控制,如果這樣的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可能要採取手術,目前的主流手術是開一個6到8公分的傷口,將磨損關節切除,但切除後的關節是中空的、容易晃動,因此會取一條手腕肌腱,部分剖半後塑成球狀放到切除空間裡,當作地基,但有副作用。
周博智說,新式的微創手術是在手腕開0.5至1公分的入口,將滑脫的關節矯正至關節軸心,再把可吸收的螺釘固定在第二掌骨基部,因為大拇指基部關節已經鬆脫,若固定在原來的地方必須釘死,造成大拇指的活動力大幅受限,若以第二掌骨的基部來借力使力,就可以分攤大拇指基部的受力,而且不會犧牲大拇指的靈活度。
▲術前X光看到拇指根部關節有滑脫情形(左側紅圈處)。(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微創手術會視情況用鈦合金或可吸收螺絲固定在第二掌骨基部。(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開瓶蓋、扭毛巾 手痛無力 醫:拇指腕掌關節可能鬆脫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