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藥界面臨原物料短缺、通膨壓力與人力成本上升等挑戰,被視為近30年來最嚴重的缺藥危機之一。為了穩定供應,八大藥業協會呼籲政府與醫療院所調整藥品「入庫效期」限制,建議從現行的一年縮短至5至8個月,避免因效期不足而導致藥品被拒收、進不了醫院,進一步加劇缺藥情況。
業界指出,不少藥品的總效期本就不長,多數約為兩年,扣掉製造、檢驗與運輸時間,進入醫院時可能只剩一年左右。若醫院要求「至少還要有一年效期」才願收貨,便容易讓藥品被退貨甚至報廢,變相影響供應。藥廠也表態,只要產品在有效期限內,都具備療效,也願意針對三個月內效期的藥品提供回收保證,確保用藥安全。
針對此議題,食藥署強調,藥品有效期限的設定,是根據廠商提出的安定性試驗結果來核定,並非任意決定。藥品在效期內、且符合儲存條件,就能安心使用。至於藥廠與醫院間的契約安排,屬於雙方協議,政府不會介入,但也提醒各方以病患利益為優先考量。
為回應民眾對藥品短缺的關注,食藥署指出,目前已建立藥品短缺處理機制,並持續優化供應管理,近期像是生理食鹽水等熱門缺藥品項,供需已逐漸趨於平衡,後續也將持續監控。
關鍵字
- 藥品入庫效期
- 食藥署說明
- 品質安全性
- 有效期限
- 原物料短缺
- 缺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藥還沒過期卻要退貨?藥界喊救藥荒 食藥署回應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