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主動式ETF(Active ETF)?就是由「基金經理人」依投資目標及策略,主動建構及調整投資組合、進行操作、調整,突破傳統被動式ETF僅追蹤指數績效的限制,只是主動式ETF考驗基金經理人選股與擇時能力,績效不保證超越大盤。目前證交所僅開放股票主動式ETF及債券主動式ETF。
至於主動式ETF跟被動式ETF最大的差異,在於主動式ETF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操作」,目標是超越大盤或特定的投資目標,主動式ETF也考驗基金經理人選股與擇時能力,而被動式ETF則是以「複製追蹤指數績效」為目標,但無論是被動型還是主動型投資,都無法保證獲得市場回報,並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反覆波動。
根據Trackinsight統計,自2020年至2024年7月止,北美及亞太地區主動式ETF規模成長分別達272%及660%,可見其受到投資人熱烈歡迎。
口袋證券指出,主動式ETF的交易方式與被動式ETF相同,投資人可以經由券商交易買賣。對於選股能力有限的年輕投資人而言,持有主動式ETF可透過基金經理人的選股專業進行投資。此外,主動式ETF須每日公布持股,具有資訊透明的優點,投資人可以在查詢各檔已上市ETF的詳細資訊。
不過,口袋證券也提醒,投資主動式ETF前,應審慎了解以下4大重點。首先、觀察經理人過往績效,主動式ETF的績效與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高度相關,而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可兼任股票型基金經理人,因此投資人可參考其過往績效作為評估依據。
再來,要了解投資策略與目標,主動式ETF相較於被動式ETF有更靈活的操作策略,投資人應詳細了解其策略與目標,以確保符合自身投資需求。
第三是看績效指標非績效保證。根據金管會規範,主動式ETF可設定績效指標,但績效指標並不代表ETF必定能達成該指標,投資人可比較ETF表現與績效指標的差異。
最後則是內扣費用較高。由於主動式ETF相較被動式ETF的換股操作更為頻繁,換股成本可能較高,進而影響長期投資報酬,投資人應留意內扣費用對報酬的影響。
口袋證券進一步說明,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一樣皆可在公開市場交易,因此主動式ETF同樣有折價與溢價風險,投資人應留意ETF市場價格與淨值之間的差異。也由於主動式 ETF提供更豐富的投資策略與彈性,投資前更應充分了解其特性、經理人的投資策略,以及相關費用與風險,確保投資決策符合自身的財務目標,達成最佳的資產配置。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關鍵字
- ETF
- 主動式ETF
- 被動式ETF
- 野村投信
- 統一投信
- 口袋證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主動式ETF來了!一文搞懂與被動式差異 挑選掌握4大訣竅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