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失眠分3大類型 焦慮多夢又口臭快按這穴位

中醫師指出,中醫依體質和病證,將失眠分為心脾氣血兩虛型、心火熾盛型及肝氣鬱結、化火上擾型3大類型;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失眠已是常見問題。澄觀中醫診所中醫師張文馨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失眠原因多,中醫依體質和病證,分為心脾氣血兩虛型心火熾盛型肝氣鬱結、化火上擾型3大類型,除透過中藥治療外,居家保健可透過飲食、按摩穴位調理。尤其肝氣鬱結、化火上擾類型易出現口苦口臭、焦慮多夢等症狀,可壓按太衝穴,改善失眠情況。

失眠3類型 按摩穴位與功效

張文馨指出,中醫依個人體質,將失眠分為以下3大類型。除中藥調理外,也可進行穴位按摩。按摩時,一個穴位按20下,左右交替按,早晚至少各一次,尤其睡前可以多加按摩。按摩方式以大拇指深層按壓,一邊按壓一邊深呼吸,慢慢調息達到緩和緊張焦慮的效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脾氣血兩虛型

常見成因:思慮過度、飲食不佳、減肥不當過度節食。
臨牀症狀:淺眠多夢易醒,心悸健忘,胸悶、頭暈目眩,疲倦乏力,食慾不佳,臉色蒼白,糞便稀軟。
治則處方:補益心脾,養心安神,歸脾湯加減。
按摩穴位:心包經→內關穴
位置:位於手腕橫紋中點,往上三橫指寬處。
功效:安定心神,減少雜夢,平緩心悸;緩解壓力、胸悶,平撫情緒緊張,消除緊繃感;平胃降逆,改善脹氣、打嗝、胃酸逆流。

●心火熾盛型

常見成因:工作忙碌,心煩易怒、過食辛辣燥熱,又遇夏日氣候炎熱。
臨牀症狀:心煩睡不著,躁動不安,口乾舌燥,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黃赤澀痛。
治則處方:清瀉心火,安神寧心,硃砂安神丸加減。
按摩穴位:心經→神門穴
位置:位於手腕橫紋與小指往下延伸的交界處,在豆狀骨下方、肌腱內側的凹陷處。
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活血。神門穴養心安神效果明顯,且心主血脈,凡與心有關的血液運行障礙均可壓按,有理氣活血效果。

●肝氣鬱結、化火上擾型

常見成因:多與情緒有關,一時情緒波動過大暴怒,或長期壓抑情緒緊張焦慮。
臨牀症狀:急躁易怒難入睡、多夢,憂鬱或焦慮,頭暈頭脹,眼睛痠脹或眼屎多,胸脅脹痛,身體燥熱,口苦口臭,嘴破、便祕,頭皮臉部容易出油長痘痘。
治則處方:清肝瀉火,鎮心安神,加味逍遙散或龍膽瀉肝湯加減。
按摩穴位:肝經→太衝穴
位置:位於腳背,在腳拇趾與第2趾的趾縫往內1寸(約一個拇趾寬)凹陷處(也就是穿夾腳拖鞋的區域,睡前用熱水泡腳時,可加強按摩此穴位)。
功效:疏肝理氣,清肝火,紓解壓力,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睡眠。

中醫師建議,依失眠證型按壓穴位,有助睡眠。(圖取自臻觀/澄觀中醫診所臉書)

3類食物有助安定情緒

張文馨指出,攝取以下食物有助於改善睡眠:

富含鈣質食物:鈣質食物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緊張,改善睡眠,可補充奶類、豆類及其製品,如牛奶、豆腐、豆漿、黑豆、黃豆等。

魚類及海產:可補充如小魚乾、蝦米、柴菜、海帶。

蔬菜類:可補充芥蘭、莧菜、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

張文馨補充,中藥材如酸棗仁、百合、蓮子、珍珠粉等,常用來調理睡眠,但失眠體質因人而異,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療後,再服中藥為佳。

中醫師說,鈣質食物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緊張,改善睡眠。失眠者可補充奶類、豆類及其製品,如牛奶、豆腐、豆漿、黑豆、黃豆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失眠分3大類型 焦慮多夢又口臭快按這穴位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