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病人臉上有著紅褐色、深淺不一的脫屑斑塊。(照片提供/江紀萱)
文/江紀萱
85歲藍伯伯走進診間,拿下帽子與口罩,指著臉上一塊塊粗粗的皮膚問道:「江醫師,我這個老人斑可以治療嗎?」
我用肉眼觀察,病人不僅臉上有病竈,連耳朵、胸口與手臂也都布滿了紅褐色粗糙脫屑的斑塊(圖1)。用皮膚鏡仔細一瞧,發現網狀分布的粉紅色血管,以及粗糙黃白色的角質堆積(圖2)。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2:皮膚鏡顯示網狀分布的粉紅色血管及粗糙黃白色的角質堆積。(照片提供/江紀萱)
長期日曬族群罹患率高
進一步細問病人的工作,他自年輕時便開始務農,幾十年累積下來,屬於長時間接受陽光曝曬的危險族群。這種斑並不是一般常見的老人斑或黑斑,嚴格來說也不算是斑,而是一種皮膚鱗狀細胞癌的癌前病變「日光性角化」。
筆者診所位處屏東裏港,這樣的病例其實不少見,因為當地居民多以養殖、農業、園藝、砂石等等為業,長時間接受陽光曝曬的後果,便是皮膚容易產生病變,不論是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或是黑色素細胞癌,發生率都會顯著升高。
皮膚粗糙脫屑 不痛不癢
「日光性角化」常見的皮膚特徵為粗糙、脫屑或結痂的膚色或紅棕色斑塊,多半無症狀,不痛不癢,主要出現在臉部、手背、耳朵、頭皮(特別是禿頭者)。摸皮膚表面會有些許粗糙感,用摸的會比用看的來得容易辨識。
皮膚科醫師使用皮膚鏡檢查可以觀察到日光性角化的特徵,而不單單只是當作一般的濕疹或是黑斑處理,因為5%至10%的日光性角化症會演變成鱗狀細胞癌,建議患者須嚴格的防曬及定期接受皮膚專科醫師的診察及治療,能降低病竈產生癌變的機率,以及盡早接受正確的治療。
最方便也不需要恢復期的治療方式為冷凍治療,建議2週規則治療1次。已經進展為鱗狀細胞癌的病竈可以透過門診手術切除。其他治療包含使用外用藥物及光動力治療等。
患者須嚴格防曬 盡早治療
防曬非常重要,建議使用SPF 50、PA+++以上的防曬乳,一張臉需擦10元硬幣大小的量,再加上戴帽子、太陽眼鏡,以及穿長袖衣物等物理性遮蔽,避免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強烈陽光照射。定期找皮膚專科醫師追蹤與治療,也可減少病變為鱗狀細胞癌的風險。
(作者為江紀萱皮膚科診所院長)
▲防範皮膚病變應戴帽子、太陽眼鏡,穿長袖衣物等物理性遮蔽,避免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強烈陽光照射;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老農臉胸布滿紅褐斑塊 日光性角化癌前病變癥狀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