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想要自己「瘦還要更瘦」,甚至小一的學生也在調查中自承「想要瘦一點」。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PhotoAC)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時序走向夏季,不少人積極減重;加上社群媒體上所有人都在秀水蛇腰。現在就連日本的小學生都想瘦身?日本肥胖學會在17日發出警告,指稱「過瘦的年輕女性」激增。學會警告,過度瘦身恐引發骨質疏鬆症與月經不規則的症狀。同時強調,規律喫早餐、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才能健康減重。
日本媒體《》引用談話性節目〈It!〉內容,節目訪問幾名少女,一位18歲女性自承非常在乎外貌,且瘦一點比較好。另名20多歲女性也說時常在社群網站看到很瘦的人自拍,也會與他們比較,覺得自己不如身邊友人或那些根本不認識的「網紅」。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肥胖學會會長橫手幸太郎表示,過去30年來,女性平均BMI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20多歲的年輕女性,BMI低於18.5,已是「過瘦」等級。近1年內,他積極宣導,「低體重/低營養症候群」(FUS)的狀況不可輕忽,並制定相關指南。
橫手幸太郎強調,多達1/5日本女性體重過輕,BMI在18.5以下,在已開發國家中比例極高;且在中低年齡層愈加普遍,甚至有高達35%小學一年級學生,與超過50%的六年級學生表示「想要變瘦」。
橫手幸太郎強調,體重過輕會發生骨質疏鬆症、月經週期不規則與飲食失調等情形。女性體重工作小組副組長田村好史表示,這種「瘦才是美」的價值觀透過社群大幅擴散,甚至治療糖尿病與肥胖症的藥物也被濫用,是極大的問題
專家表示,雖適當瘦身能夠為自己減少相關疾病風險以及帶來自信,但是這與單純為了外貌而瘦身是截然不同的。日本厚生勞動省給民眾的瘦身建議,為「好好喫早餐」、「一天走8千步」;田村好史也要求大眾確保「充足睡眠」,才是維持身材的關鍵。
關於減重,國健署有多項提醒:
體重控制 不是體重計數字很低
就公共衛生的角度而言,肥胖和多種慢性病息息相關,但「養瘦」也得三思,瘦並不一定代表健康,我們真正該關心的BMI數值(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是否屬於健康範圍。以18歲至65歲的成人來說,健康體重應在18.5 kg/m2 ? BMI<24 kg/m2的範圍內,倘若BMI值低於18.5 kg/m2即為過瘦了。一味地追求「瘦」,恐怕出現免疫力差、容易有婦科疾病或不易懷孕,及骨質疏鬆的危險。熱量易進難出,不能忽略卡路裏!
進行體重控制,必須根據每日活動量來計算所需的熱量,再依照算出來的熱量去了解每天所需攝取的食物份量,因此,食物的「熱量」及「份量」兩者皆重要,每日記錄自己喫進多少卡路裏是很重要的。另外,健康減重必須兼顧健康喫和多運動,每天少喫500大卡熱量;或少喫300大卡熱量並且多運動消耗200大卡,相當於每天多消耗500大卡,每週可以減重約0.5公斤。不要丟掉體重計,常量體重,有助成功控制。
當體重漸漸上升,若是以照鏡子來評估,等到看出體型的變化時,往往已經不知不覺增加了幾公斤,那時更不容易減重。所以建議,天天量體重,掌握自己每日體重變化,是最好的評估方法。而且體重計上的數據,可較準確的幫助我們自我監控體重。國際肥胖專業期刊也證實,定期量體重,是確保減重不復胖的良方。
天天五蔬果 健康伴著我
為保持健康的身體,應該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包含蔬菜、水果,因為葉菜類含豐富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能達到改善便祕、降低膽固醇等效果,同時也含有豐富礦物質及維生素,而礦物質及維生素是參與身體代謝的重要因子,建議將五份蔬果分散在每天三餐中,如果能夠攝取多色蔬果更好。
消耗脂肪瘦全身 緊實曲線體態佳
●對於體重過重或肥胖而想減重的人:減重的目的是要減掉過多的脂肪,只要遵守「聰明喫、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祕訣,便可消耗全身各部位的多餘脂肪,如此便能一併達到瘦腰與瘦大腿之目的。此外,若能加上適當的肌力訓練,對於減重或是維持正常體重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對於追求體態漂亮的人:對於不需減重,但期望身材更加玲瓏有緻的人而言,除了力行「聰明喫、快樂動、天天量體重」來維持健康體重外,還可以在運動中加入肌力訓練,藉由個別肌肉線條的訓練,讓這些部位不要有鬆弛的感覺,可使身材看起來更有曲線。
遇到問題 找專家協助
遇到瓶頸時,建議民眾至醫療院所尋求營養師或肥胖專科醫師的指導,詢問正確的減重方式,不可相信偏方。
。
。
標題:小學生也想瘦?調查:35%日本小一學生想減肥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