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建議,每天至少2杯牛奶(共480毫升)或2份乳品,有助降低體脂肪,維持肌肉量還能補鈣質;示意圖。(圖取自pexels)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肥胖已成全世界流行病,不僅影響健康,還帶來龐大的社會與經濟負擔。營養師程涵宇指出,過胖除了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主要危險因子,還與大腸癌、乳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等13種癌症相關。建議減重族群,每天至少2杯牛奶(共480毫升)或2份乳品,幫助降低體脂肪,維持肌肉量也補鈣質。
程涵宇於臉書粉專「 」與發文指出,研究發現,過重與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會增加關節的負擔,加速關節退化,像是膝關節和髖關節。而且肥胖的慢性發炎狀態還可能加劇關節炎,過重、肥胖甚至也跟不少癌症有關。因此體重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影響人體健康。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乳品3大營養 缺鈣小心胖肚子
她引述研究說明,乳製品中的營養素有助於體重管理,不僅能降低體脂肪,還能幫助維持肌肉量。是因為乳製品含有3大關鍵成分:
●蛋白質(乳清蛋白&酪蛋白):促進肌肉合成,防止減重時流失瘦體重;提高代謝率,每日多燃燒80到100大卡;調節食慾,讓你更有飽足感,減少攝取過多熱量。
●鈣質:研究顯示,足夠的鈣質攝取有助於抑制食慾,還能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囤積;鈣質攝取不足可能與腹部肥胖有關,每日鈣質低於398毫克,腹部肥胖機率增加30%。
●中鏈三酸甘油酯(MCT)和共軛亞麻油酸(CLA):健康脂肪,能幫助身體減少脂肪合成,增加脂肪燃燒;透過調節食慾與能量平衡,有助於減重時維持體能。
程涵宇提到,如果喝牛奶容易脹氣或腹瀉,也可以用優酪乳替代,低乳糖,更容易消化;或改喫起司,高鈣又不易引起腸胃不適。
營養師提到,如果有乳糖不耐症者,可以改喫起司,高鈣又不易引起腸胃不適。(圖取自photoAC)
程涵宇補充,肥胖與多種癌症有密切關聯,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指出,肥胖會增加超過13種癌症的風險。這些癌症與慢性發炎、荷爾蒙變化、胰島素阻抗和脂肪組織影響有關。以下是主要的癌症類型:
消化系統癌症
●大腸癌:肥胖影響腸道微生物,增加發炎反應促進腫瘤生長。
●胃癌:特別是胃賁門癌,與胃酸逆流、慢性發炎和脂肪組織影響有關。
●肝癌:肥胖會導致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進而增加肝癌風險。
●胰臟癌:肥胖會增加胰島素抗性與慢性發炎,影響胰臟細胞的生長和癌變。
肥胖會導致消化系統癌症,像是會造成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進而增加肝癌風險;圖為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內分泌與荷爾蒙癌症
●乳癌:特別是影響停經後狀態,脂肪組織會增加雌激素分泌,而過量雌激素可能促進乳癌細胞生長。
●子宮內膜癌:肥胖導致體內雌激素增加,使子宮內膜細胞過度增生,提高癌症風險。
●卵巢癌:與雌激素和慢性發炎有關,肥胖女性罹患高度惡性卵巢癌的風險較高。
泌尿生殖系統癌症
●攝護腺癌:肥胖可能影響男性荷爾蒙(睪固酮、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增加攝護腺癌的風險。
●腎臟癌:肥胖導致腎臟內脂肪堆積,影響腎臟功能,提高腎細胞癌(RCC)風險。
血液與其他癌症
●多發性骨髓瘤:肥胖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增加骨髓瘤細胞的生長風險。
●膽囊癌:與慢性發炎和膽結石有關,而膽結石的風險在肥胖者中更高。
●甲狀腺癌:肥胖與胰島素抗性、發炎反應相關,可能影響甲狀腺細胞生長。
●腦膜瘤:腦膜瘤與肥胖的關聯可能與慢性發炎、胰島素抗性、荷爾蒙影響有關。
營養師程涵宇。(程涵宇提供)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過胖小心癌上身! 每天2杯牛奶補鈣也減脂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