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專訪/陳志璿百米之下的信念與堅持 說服世界「台灣海!做得到」

2025台灣盃自由潛水深度賽最終日,台灣選手陳志璿以FIM項目100米白牌完賽,締造台灣自由潛水歷史。他是首位選擇在國內海域、國內賽事挑戰百米成功的台灣選手。不靠海外訓練環境、不赴知名潛點,他選擇留下來,只為一句信念:「只下台灣的海,只下台灣的一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由潛水最困難的,是你怎麼說服自己,真的準備好了。」陳志璿提到,過往訓練多集中於海訓,但今年他刻意改變節奏,前兩個月專注體能與有氧訓練,僅在賽前一個月密集進行十次海訓。他強調:「關鍵在於心理調息與自我暗示,要相信不適是過程的一部分。」

▲由中華自由潛水協會攜手「女子的海」、「One.意潛團隊」共同主辦的第五屆台灣盃自由潛水深度賽(2025 AIDA Taiwanese Cup)於4月9日至11日在屏東小琉球盛大舉行。(圖/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提供)
深海中的心境:默想與安定,讓壓力轉化為動力

採取「不暖身直接下潛」策略,讓他學會如何與壓力共處。「當下會覺得不適,但我會反覆默想重要的人事物,告訴自己:這一切都在掌控中。」這份專注與堅定,成就了他與深海的對話。

陳志璿指出,台灣海域擁有三大優勢:本土船潛資源豐富、教練水準達國際等級,以及70~80米區段海況穩定。「雖然訓練更辛苦,但我想為台灣證明,這裡有條件、有實力能誕生世界級潛水成績。」

▲台灣選手陳志璿以FIM項目100米白牌完賽,為一句信念:「只下台灣的海,只下台灣的一百。」。(圖/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提供)
從平壓瓶頸到百米破關 堅持是持續找解法的信仰

從一開始的平壓問題卡關長達一年,到今日技術突破穩定下潛,陳志璿始終不曾動搖:「當初教潛水是為了生活,如今是為了台灣潛水的未來。我從沒想過放棄,只是不斷找出問題的答案。」

未來他將轉型為教練,開發更多「多人同步訓練模式」,強化體能課程設計,同時投入賽事規劃與教學領域。「我們的教練水準、訓練氛圍,已經達到亞洲前段,只要繼續走,我相信台灣自由潛水能帶頭引領整個區域發展。」

關鍵字
  • 陳志璿
  • 100米白牌
  • 台灣盃自由潛水
  • 台灣海域優勢
  • 多人同步訓練模式


標題:專訪/陳志璿百米之下的信念與堅持 說服世界「台灣海!做得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