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國際經濟專家、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非常駐資深研究員華特斯(Riley Walters)以「台灣面臨艱難的貿易談判」為題撰文指出,儘管台灣可能是川普政府首先談判的國家之一,但台灣的貿易談判代表面臨與川普政府打交道的艱鉅挑戰。儘管總統賴清德試圖讓台美貿易關係能進行更公平的談判,但川普最終想從其他國家得到什麼至今仍不清楚,且川普的目標可能是建立一種不公平的、對美國極為有利的貿易關係,一種以「美國優先」為原則的貿易關係。
1.沒有人清楚川普對各個國家的具體要求
華特斯表示,儘管賴清德政府願意與川普政府談判達成協議,但他們仍將面臨一些嚴峻挑戰。其中許多挑戰是政治性的,也有部分純粹是官僚層面的問題。第一個挑戰在於,沒有人真正知道川普對各個國家的具體要求是什麼。一個合理的推測是,川普不僅希望美國能減少與多國間的貿易逆差,他甚至可能希望美國能實現貿易順差。在這一點上,賴總統最近發表的文章至少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賴清德先前投書美媒彭博,表達台美之間將透過對話努力排除貿易障礙、增加台美投資,並將關稅化解為零。
2.協議是否可能在接下來的 90 天內達成
華特斯提到,川普完全可以延長 90 天的期限,但這並不能保證。目前還不清楚這些談判將持續多久。對於日本和韓國這樣的國家來說,談判會稍微容易一些,日本首相石破茂或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都可以直接打電話跟川普談判。但對於無法致電川普的賴清德來說,他必須依靠他的團隊,並希望他們談判的任何協議內容,都能達到川普要求。
3.無法確定任何協議的條款內容
賴清德會希望確保關稅在六個月或十二個月內不會重啟;然而,川普不太可能做出這樣的承諾。從一開始,任何協議可能只是兩國政府之間的合作備忘錄。但美國官員可能會尋求確保其條款能夠持續下去,並希望在美國國內和國外採取立法來正式化任何協議。這對賴清德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因為他所帶領的民進黨目前在台灣立法院中並未佔有多數席次。
4. 最大挑戰將是國安關稅
華特斯認為,對台灣而言,最後一項也是可能更大的挑戰,是與國家安全有關的第232條款關稅。這其中包括對汽車徵收的25%關稅。目前,台灣並不是美國汽車及汽車零件的主要進口來源:2024年,美國從台灣進口相關產品的總額約為37億美元,其中大多數是各種零件與配件。
然而,第232條款的公告中也涵蓋了HS8471這項編碼,該編碼泛指所有電腦與資料處理設備。根據美國政府統計,去年自台灣進口的HS8471產品總額高達260億美元(約新台幣8430億元),約佔美國自台灣進口總額的22%。目前尚不清楚這類關稅的未來命運如何。川普政府也曾威脅將對半導體產品徵稅,而美國自台灣進口的半導體總額超過150億美元,約佔全部台灣進口總額的13%。
他指出,這一類型的關稅並未對貿易夥伴或盟國給予豁免。也與互惠的10%關稅分開。這代表即使台灣能談判保住10%的對等關稅率、不被調升至32%,他們仍可能在那25%的第232條款關稅難有談判空間。
最後,華特斯認為,美台之間的貿易談判將會非常困難,不僅因為華府與台北之間在外交溝通上有些許限制,更因為川普政府施加關稅的性質。雖然10%的關稅比32%的關稅來得低,但兩者仍然高於美國先前平均僅約3%的關稅水準。接下來美國也可能很快對台灣的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這將帶來龐大的成本影響,不僅是對台灣出口商,也包括仰賴台灣資通訊產品製造的美國消費者。
關鍵字
- 台灣
- 美國
- 關稅
- 談判
- 川普
- 對等關稅
標題:台美關稅談判會非常困難 美專家列「4大挑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