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川普對中國發動首次貿易戰還不到一年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9年高調造訪了位於中國東南部丘陵地帶、工業城市贛州的一間稀土工廠,並向隨行的中共官員表示,「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近六年過去,中國對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已成為其在與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展開的貿易戰中最具威力的籌碼之一。
稀土包含17種礦物,被廣泛應用於iPhone到電動車等產品,是構成未來高科技的重要關鍵元件。儘管比黃金更為豐富、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國皆有分布,但其開採與提煉過程既困難、成本高昂且污染嚴重。
據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中國雖僅佔全球稀土開採產量的61%,但卻控制了全球92%的加工產能。數十年來,美國與其他國家一直依賴中國供應這些加工後的金屬。
4月4日,中國政府宣布對七種稀土礦物實施出口管制,以報復川普對中國商品施加的34%對等關稅。根據新規定,所有企業必須先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才能出口原料與磁鐵等相關製品。
目前,北京的出口管制已迅速在實務上造成衝擊。稀土磁鐵顧問公司JOC創辦人奧默羅德(John Ormerod)向CNN表示,自出口令實施以來,至少有五家美歐企業的稀土磁鐵出貨在中國被中止,「他們事先完全沒有預料到,因此目前非常混亂,需要當局釐清申請出口許可所需的具體流程。」
這次出口限制主要針對的是「重稀土」,而這類稀土有高達98%由中國控制。重稀土相較常見的輕稀土更稀有、難處理也更具價值。
國稀土公司(USA Rare Earth)執行長巴拉德(Joshua Ballard)指出,這意味著現在企業必須經過北京核准,才能將這些關鍵材料運往美國核心產業。
巴拉德表示,「目前這些出口實際上都被暫停了。美國這邊並沒有囤積太多存貨……這正是中國最有力的一招。他們在關稅方面能施加的影響有限,但在這裡卻握有巨大槓桿。」

自川普第一任期起,美國便試圖迎頭趕上,建立本土的稀土供應鏈。三家美國稀土企業對CNN表示,他們正在擴大產能,並努力從美國盟友與夥伴國尋找替代來源。
然而,要滿足美國主要產業龐大的稀土需求,這些努力恐需數年才能見效。
歷經數十年布局
中國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開採稀土,並於197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這項產業。隨著稀土產量的提升,北京也逐漸意識到這些礦物的戰略重要性。
除了早期發展與引進國外技術之外,更因其願意持續砸資本發展研發與自動化。隨著中國推出更低價的替代品,使得美國過去生產稀土相關產品的企業也逐漸退出市場,如今更難與「中國價格」競爭,因為中國擁有更大的規模經濟與政府補貼,使其具備額外優勢。
美國的挑戰與機會
中國的出口管制也促使美國加速重建稀土供應鏈。自2020年以來,美國國防部已投入超過4.39億美元,用於建立國內稀土供應鏈,並設定目標,要在2027年前打造出一條可持續運作、從礦場到磁鐵的完整供應鏈,滿足美國所有國防需求。
一些美國企業將中國的出口限制視為一項契機,加快國內生產並推動中國以外的供應鏈發展。美國麻薩諸塞州的稀土處理新創公司Phoenix Tailings開發出「零廢棄、零排放」的技術,能將來自美國本土、加拿大與澳洲的礦源加工為金屬與合金,且加工全在美國完成,不依賴任何中國資源。
另一間USA Rare Earth公司正於德州興建一座磁鐵工廠,目標是每年生產5000公噸稀土磁鐵,並掌握一處涵蓋中國大陸出口管制清單所有元素的重稀土礦藏。該礦區亦富含中國已禁止出口的鎵(Gallium)。但企業仍在開發提煉技術,離實際產出還有距離。
在歷經多年的討論後,美國企業或許終於獲得重新建立這個對於科技競爭至關重要的原料開採與加工產業的動力。
關鍵字
- 川普
- 中國
- 關稅
- 稀土
- 美中貿易戰
- 供應鏈
標題:不怕川普245%關稅!中國握有1王牌 專家:最具威力的一招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