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穀雨到濕氣重! 中醫:多喝水、別喫「1食物」

中醫師表示,穀雨注重健脾化濕,在飲食上,宜避免生冷食物,以減輕脾胃負擔;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0)日為穀雨節氣,是春季最後1個節氣,也意味著降雨機率增加。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表示,濕邪影響下,恐出現風濕性關節炎、水腫、消化不良等健康問題,因此除濕成養生關鍵,應避免久站或久坐,定時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並透過舒緩運動流汗,排出體內濕氣。在飲食上,避免生冷食物,也別因為擔心水腫而減少喝水,應適量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祛除濕氣護健康。

濕氣增多 健脾化濕

穀雨時節,氣溫逐漸回暖但仍帶寒意,天氣多變且不穩定,空氣中濕氣增多,容易使濕邪入侵體內。黃上邦說明,濕邪影響下,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嗜睡疲倦、肌肉痠痛等症狀,若未及時調理,這些不適可能延續至夏季。因此注重健脾化濕,在飲食上,宜避免生冷食物,以減輕脾胃負擔;居家環境則需保持通風,防止蚊蟲滋生,同時減少環境中多餘的濕氣,降低濕邪對健康的影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候多變 調肝益腎

穀雨時節,氣候多變,天氣偏涼,此時養生應以調肝益腎為重點。黃上邦建議,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飲食均衡,避免暴飲暴食,同時配合規律的柔和運動,如健行、健身操或太極拳等,有助於身心舒展。

此外,為了促進肝臟修復,應盡量避免熬夜,保障充足睡眠,並以玫瑰、桂圓及紅棗,按比例調配玫瑰桂圓茶,不僅有助於滋養肝腎,還能達到養血潤肺的效果,為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中醫師建議,避免暴飲暴食,同時配合規律的柔和運動,如健行、健身操或太極拳等,有助於身心舒展;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春夏交替易憂鬱 應疏肝理氣

穀雨,正值春夏交替,也是春季憂鬱症易發的時期。黃上邦指出,此時若肝氣鬱結,可能引起憂鬱、悲傷或易怒等情緒問題,建議多利用空閒時間到戶外活動,感受自然氣息,呼吸新鮮空氣,並藉由適度的運動如散步、瑜伽或太極拳,提升陽氣,緩解情緒低落。此外,可飲用疏肝花茶,以茉莉、芳香萬壽菊、玫瑰花及紅棗調製而成,不僅能舒緩壓力,還有助於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

按壓3穴位 緩腸胃不適又助眠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內側下方凹陷處約下方3指寬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放在該穴位上,輕輕施力後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揉按,每次揉按1分鐘,可健脾利濕、通經活絡。

●太衝穴:位於足背之第1、2足趾骨所連接部位之凹陷處。用食指或大拇指輕輕地點擊太衝穴,每次點擊10-15次,速度要快,但力度不宜過大,有調節肝氣及紓壓助眠之效。

●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2指中間凹陷處。1隻手按壓合谷穴,另1隻手放鬆,按壓持續約5-10秒鐘,交替操作,以增強穴位的刺激效果,達到疏散風邪、緩解腸胃不適、降低皮膚搔癢之效。




標題:穀雨到濕氣重! 中醫:多喝水、別喫「1食物」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