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穀雨養生攻略 中醫:喫對薏仁才能去濕氣

中醫師說明,薏仁要喫大顆「薏苡仁」才能清熱解暑、祛濕利水。(圖取自photoAC)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0)日正式進入節氣穀雨。中醫師王大元指出,穀雨時節除了容易肩頸痠痛、頭昏腦脹,由於雨量增加,也容易有關節腫痛、全身水腫或皮膚搔癢等症狀。除了多補水,也可按壓豐隆、合谷和太溪穴,滲濕消腫、強胃健脾;少喫瓜果、酒品、甜點和冷飲,並建議多喫綠豆、山藥、蓮藕等食材,並點名薏仁要喫大顆「薏苡仁」才能清熱解暑、祛濕利水,而非小薏仁。

王大元於臉書粉專「」發文指出,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溫暖,雨水增多,對穀類的成長幫助很大,因此有「雨生百榖」之稱,穀雨適合品茶、賞花踏青。不過要注意穀雨的雨量、溫度和濕度都開始增加,因此蟲類繁殖、病菌滋生,大家到戶外走動要多留意蚊蟲叮咬。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大元說,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增高,因此穀雨祛濕之法,在飲食上可多食綠豆、薏仁、山藥、茯苓、蓮藕、生薑、玉米鬚、冬瓜籽和黑豆茶等,少喫瓜果、酒品、甜點和冷飲等。另外提醒薏仁別用錯,一般家庭常食用的小薏仁,是指除去麩皮的大麥仁,這和能夠清熱解暑、祛濕利水的大顆「薏苡仁」不同。

他提醒,濕氣重也要喝水,水喝太少反而會更糟糕,每天的飲水頻率大約8至10次,原則上1公斤要30c.c.的水量,舉例來說,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來說,可以飲用1800c.c.,但千萬不要一次「全乾」,否則水分是無法有效吸收的。

中醫師提醒,濕氣重也要喝水,每天的飲水頻率大約8至10次,原則上1公斤要30c.c.的水量;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標題:穀雨養生攻略 中醫:喫對薏仁才能去濕氣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