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中醫治療妥瑞氏症 醒腦、針灸改善躁動

▲孩子如出現不自主的聲音、行為抽動,應尋求醫師診療;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提供/潘盈君)

文/潘盈君

媽媽帶著10歲的小明(化名)來門診時說:「醫師,小明最近1年眼睛常會不由自主地眨眼、聳肩,也時常發出清喉嚨、咳嗽的聲音,這些症狀被診斷為妥瑞氏症,症狀時好時壞。」

核心症狀為動作、聲音抽動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是神經發展性疾病,主要特徵為不自主的動作或聲音,稱為「抽動」(tics)。這些抽動可能包括眨眼、聳肩、清喉嚨或發出不尋常的聲音,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並可能對患者的生活、學習及社交造成影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妥瑞氏症的核心症狀是抽動,可分為2類:

●動作抽動:如眨眼、聳肩、搖頭、面部扭曲等。

●聲音抽動:如清喉嚨、咳嗽、發出咕嚕聲,甚至重複特定詞語。

西醫針對妥瑞氏症處置有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其中非藥物治療包括尋找誘發因子並治療、環境治療(如:心理建設、衛教家屬、飲食禁忌)、行為治療(如:反向習慣訓練),以及運動治療。

患者多屬熱症 由心、肝論治

中醫並無妥瑞氏症的相關病名,但屬於中醫論述的「肝風」、「驚風」範疇。從中醫辨證來看,大多屬於熱症,少部分屬於虛熱。嚴重者有陽亢及狂躁症候。許多妥瑞兒尚須考慮共伴的情緒與精神要素,包含抑鬱感、焦躁、易怒等,此亦為妥瑞氏症多由心、肝論治的原因。

中醫治療妥瑞氏症常從「醒腦開竅、滋補腎陰降火、調理脾胃」著手。治療方向上,包括藥物、穴位針灸、飲食調理等。常用中藥有天麻、鉤藤、遠志、石菖蒲、知母、黃柏、白朮等。

穴位療法可以調節妥瑞氏症患者的神經系統,改善症狀。根據具體症狀,刺激神經末梢,調節身體功能。常用穴位有合谷(圖1)、內關(圖2)、太衝、百會等。由於患者體質可能呈現虛實夾雜,感冒時症狀易加重,因此飲食上應避免過冷或過熱的食物。

▲圖1:合谷穴。(照片提供/潘盈君)

▲圖2:內關穴。(照片提供/潘盈君)

妥瑞氏症是兒童神經疾病,症狀從輕微到嚴重,是一個連續的光譜分布,一旦發作很難壓抑下去,所以當發現小孩有不自主的動作及聲音時,應立即就醫尋求醫師幫忙,配合治療可有效緩解,並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標題:中醫治療妥瑞氏症 醒腦、針灸改善躁動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