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5旬婦提菜手痠爬樓梯腿軟 竟是肌少症上身

物理治療師帶領民眾透過簡單物品及動作,即可在家自我訓練,持續保有良好肌耐力。(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今年50多歲才剛升格當阿嬤的「阿珠姨」發現自己才爬上2樓就氣喘籲籲,甚至「連孫子都快抱不起來」,日前散步時還突然腳軟癱摔在地,子女不放心陪同就醫,才驚覺竟患有「肌少症」,讓她頻問醫師「我真的老了嗎?」醫師則提醒,肌少症非年長者專利,建議平時多走、多站、健康喫,才能保有良好肌耐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積極推動「銀得好實肌」站立運動講座,帶領中高齡學員學習站立式的肌力運動,運用椅子及彈力帶,輕鬆鍛鍊肌力,預防跌倒、遠離衰弱,也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每週也要安排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的運動。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席的阿珠姨開心分享當阿嬤的快樂,不過表示近半年來,經常爬樓梯就腿軟,市場提了兩包菜走回家,手也痠到不行,甚至廚房煮菜煮到一半就得坐下休息,原以為只是體力變差不以為意,沒想到就醫檢測,才發現肌肉量已低於標準,才知道肌少症已經悄悄上身。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醫學中心副院長周立偉指出,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0人就有一人受到肌少症影響,主要成因包括老化、缺乏活動量、營養不良以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共病未妥善控制有關,導致肌肉量減少,肌力和身體機能的降低,進而增加跌倒、骨折、住院發生機率,甚至導致失能與死亡風險,而年齡更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周立偉表示,以阿珠姨的例子來說,肌少症不只是單純的「變老變虛」,而是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演變成殘疾的嚴重健康問題,也絕對不是老人的專利,若能從日常生活中,每天固定維持幾項簡單運動,或者步行10分鐘的好習慣,都能提早保健骨骼肌力。

周立偉提醒,肌少症是可預防的疾病,藉由營養師指導補充足夠熱量、蛋白質與維生素D,搭配物理治療師肌力訓練計畫,都能持續維持關鍵行動力遠離骨鬆,切忌受坊間錯誤觀念影響,例如喝補藥酒顧筋骨、按摩通血路或者多休息不要趴趴走等等,反而讓肌肉持續流失,萬一周邊親人出現走路不穩、爬樓梯喫力、拿東西沒力、體重急劇下降等現象,就要提醒盡早就醫評估,不要輕忽。




標題:5旬婦提菜手痠爬樓梯腿軟 竟是肌少症上身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