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昆布與紫菜是日式高湯的靈魂,也是極佳的麩胺酸來源之一;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肝臟是解毒重要器官之一,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1項國外研究發現,當肝臟受傷時,若能讓體內的URI1蛋白下降,麩胺酸(glutamate)濃度上升,便能刺激巨噬細胞釋放出促進肝臟再生的信號WNT3,讓肝細胞進入修復與增生模式。而所謂的麩胺酸就藏在許多天然食物中,如起司乳酪、昆布與紫菜、豬後腿肉、牛小排、肉雞及牡蠣。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發文引述刊登在《》上的1項研究發現,當肝臟受傷時,若能讓體內的URI1蛋白下降,麩胺酸濃度上升,會讓骨髓來源的巨噬細胞進入肝臟,透過HIF1α的穩定作用釋放促進肝臟再生的信號WNT3,讓肝細胞進入修復與增生模式。在動物實驗中,不只是個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地幫助肝臟恢復,甚至提升小鼠在9成肝切除後的生存率。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該怎麼獲取麩胺酸?張家銘說明,這種胺基酸就是讓人感到「鮮味的來源」。100多年前,1名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因喝到妻子煮的昆布湯,覺得「特別鮮美」,於是展開實驗,從昆布中萃取出麩胺酸,發現它就是讓人一喝就停不下來的「第五味覺」來源,也就是現在的味精的成分。
醫師舉例,牡蠣不僅富含鋅與鐵,也是極佳的麩胺酸來源之一;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不過,並不是鼓勵大家猛喫味精,而是要回到食材本身。張家銘表示,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以下食物都富含天然麩胺酸,是日常容易取得的食材,不是人工添加的成分,更容易被身體接受與代謝:
●起司乳酪:濃縮的乳蛋白中,麩胺酸含量極高。
●昆布與紫菜:來自海洋的鮮味寶藏,是日式高湯的靈魂。
●豬後腿肉、牛小排、肉雞:動物性蛋白原本就是麩胺酸的重要來源。
●牡蠣:不僅富含鋅與鐵,也是極佳的麩胺酸來源之一。
。
。
標題:啟動肝臟修復開關! 醫:藏在這些食物裡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