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激烈運動,研究證實輕度活動如走路,也有助抗癌;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每日增加身體活動量,即便是做家事、走路等輕度活動,也與顯著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有關。研究指出,每日總步數可能比運動強度更為關鍵。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這項針對超過8萬5000名英國成年人進行的前瞻性隊列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研究特別之處在於,它是首批探討走路辦事、料理家務等「輕度」日常活動與降低癌症風險關聯性的研究之一。相較於生活型態較為久坐的人群,經常活動者罹癌風險較低。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許多研究已指出身體活動與癌症風險成反比,但多半依賴參與者的自我陳述,數據可能不夠精確。近年雖有研究使用客觀測量工具,卻多聚焦於較高強度的活動。本次由NIH國家癌症研究所主導的研究,則要求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的參與者(年齡中位數63歲)配戴手腕加速計一週,藉此客觀追蹤其每日總活動量、活動強度及步數。
研究團隊接著分析這些日常平均數據與13種特定癌症(包括先前已知與活動量相關的乳癌、大腸癌等)發生率的關聯。經過平均5.8年的追蹤,共有2633名參與者被診斷罹患這13種癌症之一。
分析結果顯示,每日總活動量最高的群體,相較於活動量最低的群體,罹癌風險顯著降低了26%。研究亦發現,以輕度或中高強度活動取代日常久坐時間,同樣有助降低罹癌風險。即使在調整了年齡、性別等人口學因素、生活習慣、身體質量指數 (BMI) 及其他健康狀況後,身體活動與較低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性依然存在。
更有趣的發現是,每日的「總步數」與降低癌症風險的關聯性,比步伐的「速度」(步頻強度)更為顯著。與每日走5000步的人相比,每日走7000步者的罹癌風險降低11%,每日走9000步者風險則降低16%。然而,當步數超過每日9000步後,風險降低的幅度趨於平緩。研究人員因此建議,即使是活動量較少的人,也可以透過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任何速度」的步行量,來潛在降低自身的罹癌風險。
。
。
標題:走路也能防癌!科學家揭日常活動抗癌新證據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