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怎跟中國競爭?東南亞壓力大 前有美國關稅、後有中企傾銷


美國關稅難題讓東南亞國家壓力大,因為美國消費者不買單,東南亞國家製作出的商品也難以賣給國民,原因是國內也有中國廉價品傾銷的問題,許多企業坦言「價格根本沒辦法跟中國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外國媒體報導,2024年中國出口創下3.5兆美元的紀錄,其中16%出口至東南亞,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作為回報,北京透過其「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劃,在越南興建鐵路、在柬埔寨建設水壩、在馬來西亞修建港口,美其名曰「加強對外關係」,但正如新加坡前總理何晶轉發的「習近平像黑幫老大」文章一樣,作法宛如跟東南亞國家收保護費。

根據《BBC》報導,越南企業家黎浩(Hao Le,音譯)的SHDC電子公司位於越南海陽新興工業中心,每月向美國銷售價值200萬美元的手機和電腦配件,他說,將產品轉售給越南本地消費者並不是可行的選項。「我們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這不只是我們的困境,許多越南公司在本地巿場也苦苦掙扎。」

印尼企業老闆伊絲瑪·薩菲翠(Isma Savitri)也感受到這股壓力,經營睡衣品牌「Helopopy」的她說:「我們正艱難求存,而國內面對的是一波又一波超廉價的中國商品攻勢。」

她舉例,「Helopopy」其中一款受歡迎的睡衣售價為7.10美元(約新台幣230元)。伊絲瑪指出,她見過來自中國的相似款式,價格大約只有這個的一半。「要怎麼競爭?消費者通常會選擇更便宜的。」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訪問學者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說,東南亞是中國最好傾銷的地方。「在政治層面上,許多國家不願正面與北京對抗,這讓情況更艱難。東南亞地理位置鄰近中國,貿易制度開放,加上市場迅速增長,自然而然就成了傾銷的首選地區。」

雖然中國商品低廉,讓東南亞國家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但同時也打擊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讓產業更加脆弱和難以發展,惡性循環下就會造成許多企業倒閉。根據泰國智庫統計,過去兩年每個月都有超過100間工廠在泰國關閉。印尼當地的貿易協會指出,同期約有60家成衣製造商倒閉,導致約25萬名紡織工人失業,其中包括曾是當區最大紡織企業之一的「斯裏泰克斯」(Sritex)。

  • 東南亞
  • 關稅
  • 美國關稅
  • 一帶一路
  • 中企


標題:怎跟中國競爭?東南亞壓力大 前有美國關稅、後有中企傾銷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