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柳寧馨,魏彤
編輯:陳潔
圖源:視覺中國
進入9月,暑期消費熱潮的余溫還未退去,廣東又即將迎來國慶中秋假期的節日消費熱潮。
這幾個月來,廣東消費市場回暖顯著。根據廣東省統計局公布數據,1-8月,廣東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0萬億元,同比增長5.7%。
廣東也顯示出一些明顯的消費新趨勢,從消費發生的地域範圍看,跨區域消費明顯升溫,尤其是港人“北上”消費成爲值得關注的現象;從消費類型看,隨着线下演出市場供需兩旺,演藝經濟成新引擎。
在受訪專家看來,港人“北上”消費走熱的原因包括交通便捷、消費性價比提升,也包括廣東購物場景、消費硬件設施提升帶來對港吸引力增加等;演藝消費數量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們釋放疫情期間壓抑的演藝消費需求,帶來了恢復性消費,另一方面,文化消費是廣東着力鼓勵的消費形式,廣東也在積極搭建相關消費載體和平台。
未來,廣東將重點增強區域消費綜合承載能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消費樞紐,推進廣州、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結合當下的消費新趨勢,廣東將注重促進香港和內地城市“雙向消費”趨勢延續,也注意強化文化消費內容的供給優化。
“近年來,珠三角經濟發展較快,消費領域的提升也十分明顯。同時,廣東推出不少促消費的政策,吸引港澳居民來內地消費,香港居民對內地的歸屬感和親近感提升,也希望多來內地看一看。” 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院院長王先慶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
1
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有望延續
今年暑假期間,不少廣東網友在社交網絡平台發布自己對香港居民“北上”消費的觀察,感受到身邊的香港人越來越多。
主要背景是,香港和內地的交往日漸加密。今年1月,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7月,“港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帶動香港居民赴內地消費的熱度持續高漲。根據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8月底公布數據,7月1日至8月30日,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旅客數量、出入境車輛數量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47.8%和266%,均處於港珠澳大橋开通以來歷史同期最高位。
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統計數據,7月1日至8月29日,已有超過900萬人次港人入境深圳,以2022年底香港733.32萬的人口來算,今年暑假期間,平均每位香港人入境深圳1.2次。
例如,福田口岸以港澳居民通行爲主、出入境客流佔比超過60%,今年8月連續3個周六屢屢刷新多項單日出入境客流量最高紀錄。
網友“米米05081806”感受到香港和內地往來消費的變化,她2010年左右去深圳時,總會將赴香港購物列入重點行程,十多年後,她感嘆深圳成了不少香港人的購物熱門目的地,消費趨勢反過來了。
隨着港元匯率持續走強,“香港賺錢深圳花”的性價比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香港居民“北上”消費。有網友曬出兩地消費的“價差”,同樣一碗日式拉面,在香港需要130多元,在深圳使用消費券後只需要28元,該網友表示,“深圳滿大街香港人,飲食購物體驗拉滿。”
從香港居民在網絡上的反饋看,“北上”深圳主要是爲了旅遊、娛樂放松,也爲了購物消費,一些更豐富的購物選擇,相對更低的物價,讓深圳更具有吸引力。鮑師傅、奈雪的茶等許多年輕的新消費品牌,成爲了許多香港人來到深圳的重要“打卡點”,也產生出一波反向代購需求。
香港居民小陳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在深圳購物的體驗,從圖片上看,他到深圳購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包括果汁飲料、青芒和小番茄等,配文是“深圳,多謝你!給我們安心的喫喝休息場所,开心了!”
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長、華南及華中區研究部主管及董事張曉端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和內地城市通行往來的便捷程度持續提升,例如廣深港高鐵的順暢運營推動兩地交融越來越深,進一步帶動消費。疫情防控措施調整之後,目前香港和深圳“雙向消費”呈恢復態勢。
事實上,高鐵成爲人們往來香港和內地的重要交通方式,也爲人們來往兩地消費提供了交通支持,從福田站乘坐高鐵至香港西九龍站只需14分鐘。
福田站值班站長李佳桐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今年年初,廣深港线福港段高鐵恢復通車以來,從深圳往返香港西九龍站的列車每天超過180列,累計發送跨境旅客808.7萬人次,日均發送4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香港和深圳的高鐵、地鐵網絡逐漸覆蓋到更多的社區型商業,香港居民不僅去深圳的購物中心,也走進深圳的特色社區,能夠增進兩地居民相互理解。”張曉端說。
不少便利香港居民深圳消費的利好消息持續公布,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有望持續。此前,“金融支持前海30條”提出,探索跨境支付清算新機制,推動內地與香港兩地移動支付場景互聯互通。
日前,微信香港錢包與深圳市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和龍華區近30家商場達成合作,從9月15日至10月15日,將开展爲期一個月的“香港旅客內地消費專屬獎賞”活動,鼓勵港人“北上”消費。
在王先慶看來,港人“北上”消費的意義更多是帶動大灣區居民之間的流動,增進相互理解,“跨境支付、消費環境的問題都不太大,重點是制度、文化的親近感,香港的年輕人愿意來深圳購物,未來也將愿意進一步到內地看一看”。
2
轉化演唱會“流量”打造城市IP
今年以來,國內各種大小型演唱會“強勢回歸”,廣東演藝消費逐漸火熱,尤其廣深兩地演唱會“井噴”,爲各地帶來了可觀的旅遊經濟效益。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大麥官網獲悉,在中秋疊加國慶長假到來之際,薛之謙、張學友、張韶涵等知名歌手分別在廣深兩地舉行巡回演唱會,所有門票均呈現开票即售罄的態勢。
《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19.33萬場,同比增長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億元,同比增長673.49%。
“演唱會經濟的火爆體現了民衆文化水平提高,是消費升級的體現,也是消費結構變化的新趨勢。”王先慶認爲。
之所以能夠吸引演唱會在此舉辦,是因爲廣東擁有豐富的演藝資源和濃厚的演藝氛圍。以廣州爲例,廣州不但擁有非常多的大型演出場館,包括廣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廣州體育館、廣州寶能觀致文化中心等,同時,廣州也擁有如聲音共和、MAO、太空間等小型劇場空間。
大型演唱會、音樂節和小劇場新空間“一大一小”,分別從兩個層面共同發力,推動演出消費以及演出拉動的關聯消費顯著增長。
兩個層面發力的消費載體供應,爲觀衆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選擇。
資深livehouse愛好者常女士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主要關注搖滾音樂節和搖滾樂隊的livehouse演出。今年,廣深兩地livehouse的數量和質量與去年相比都有明顯增長。宣傳和搶票氛圍熱烈,有知名樂隊和音樂人的演出場次時,搶票情況尤其緊張,經常一進入購票平台,票就秒速售空。”
近年來,演出行業跨界融合不斷豐富,推動了周邊消費的增長和文旅消費的升級,同時,與旅遊資源、網絡表演、夜間經濟、數字產品、商業空間等形成更多元的融合業態,有力地促進消費、拉動經濟。
事實上,觀衆在觀看演唱會過程中產生的額外消費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飲、交通上,演唱會結束後,觀衆在演唱會所在地的逗留也帶動了夜間消費市場活躍度。线下演出活動,不僅能爲舉辦城市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也有助於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爲城市發展帶來可持續的、積極的影響。
張曉端也表示,演唱會經濟其實和城市文旅以及區域品牌IP打造息息相關。但目前來看,廣東的演唱會更多還是停留在帶動周邊食宿和演唱會周邊產品消費,有足夠凝聚力大量帶動區域文旅消費的演唱會IP並不多。
“想要大力發展演藝經濟,依靠一兩場演唱會所帶來的集聚效應始終有限,因此,我們需要借鑑其他城市的經驗。例如西安的大型歌舞表演大唐不夜城,將演出打造成城市拿得出手的大項目。”王先慶表示,“事實上,廣州的海心沙也具備舉辦大型演出的基礎,以有影響力的文旅項目帶動城市品牌的發展,才能將演唱會一時的‘流量’轉化爲‘留量’,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在常女士看來,廣東的演藝經濟發展環境還需要持續改善,例如便利性方面,廣東一些大型演出需要考慮公共出行便利性,可以設置在離高鐵站、地鐵站較近的場地,便於樂迷出行,也要做好演出前後交通安全保障,例如確保演出結束後合規載客。
“作爲樂迷,我們希望廣東積極引進知名外國樂隊來粵演出,目前,雖然部分國內演出恢復,但國外樂隊來粵演出數量和質量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一些知名樂隊的演出能夠明顯帶動城市的知名度,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常女士說。
從十一長假來看,廣東將迎來多場大型演唱會、音樂會,有望進一步拉動廣東十一文旅消費提升。
推
薦
閱
讀
亞運之城杭州:從“流量”到“留量”
長沙樓市新政!二手房掛牌量半小時增加104套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廣東消費新觀察:港人“北上”消費火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2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