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橘子酸甜多汁又營養豐富;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橘子營養滿滿,但許多人食用時習慣將白絲撕掉;對此,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維生素C、類黃酮(如橙皮苷)等,適量攝取可增強免疫力、促進腸道健康,尤其橘子上的白絲「橘絡」正是富含橙皮苷精華,千萬別剝光光,保留喫營養更健康;另外,特別提醒,胃食道逆流患者需謹慎攝取,腸躁症患者則可安心享用。
橘絡富含橙皮苷 越剝越可惜
李柏賢在臉書專頁「」發文說明,橘子富含維生素C、類黃酮(如橙皮苷)及膳食纖維,具有抗氧化、提升免疫力,具有促進腸道健康的效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喫橘子時,習慣將「白絲」剝掉?李柏賢說明,白色絲狀物稱為「橘絡」,其富含橙皮苷,營養價值極高,可抗氧化,保護細胞健康;抗發炎,減少慢性發炎狀態;又能改善血管健康,增強微血管彈性,幫助降低血壓。中醫認為橘絡有化痰通絡、行氣活血的作用,常用於血瘀、咳嗽痰多、胸悶不適等症狀,適合痰濕體質,有助於改善氣滯痰阻、消除水腫,因此喫橘子時,橘絡不要剝得太乾淨,保留營養更健康。
咳嗽可以喫橘子? 醫:看「寒熱屬性」
李柏賢提及,西醫認為,胃食道逆流(GERD)患者食用時要小心,因橘子酸度較高,恐刺激胃酸分泌,引起火燒心、胃痛、喉嚨異物感等不適,建議避免空腹、睡前食用,以減少胃酸逆流的風險。另外,橘子屬低腹敏食物,多數腸躁症(IBS)患者可適量喫,不會引起腸胃不適。
許多人曾聽過「咳嗽不能喫橘子」之說法,李柏賢進一步解釋,中醫認為,橘子性寒,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渴的功效,特別適合燥熱體質、容易口乾舌燥的人,因此若屬熱咳(黃痰、喉嚨痛、口乾舌燥)時,橘子有助於清熱潤肺,可適量食用;反之,對於寒性體質者,食用過多橘子可能導致脾胃虛弱、痰多、腹脹等不適,因此出現寒咳(白痰、怕冷、手腳冰冷),不宜喫橘子,以免加重咳嗽。
醫師解釋,「陳皮」就是指清洗曬乾後的橘子皮,是常用中藥材,主要與儲存時間越久,藥效越佳的特性有關。(資料照)
橘子全身是寶 陳皮富3功效
李柏賢提及,「陳皮」就是指清洗曬乾後的橘子皮,是常用中藥材,主要與儲存時間越久,藥效越佳的特性有關。在中醫傳統理論中,新鮮的橘子皮剛採收時,氣味辛烈,藥性較強,經過長時間存放,隨著時間推移,辛烈之氣會逐漸消散,藥性變得溫和、純正,對脾胃的刺激性降低,功效更佳,因此將經過長時間存放的橘皮稱為「陳皮」,下為健康功效:
●理氣健脾:幫助消化、減少脹氣不適。
●化痰止咳:適合痰多、濕氣重的體質。
●解膩助消化:飯後泡陳皮茶,能幫助消化油膩食物。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橘子護腸增免疫! 醫教「1招」喫更養生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