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師提醒,透過皮膚分析儀進行檢測斑點,可以提升診斷的準確性。(記者陳建志翻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53歲莊小姐臉部近年來反覆出現斑點,曾接受過多次雷射治療,但效果不佳,斑點常復發且逐漸擴大,就醫後皮膚科醫師透過臨牀檢查與皮膚鏡觀察,再結合皮膚分析儀器輔助檢測,高度懷疑是基底細胞癌,經切片檢查確診,所幸即時發現,後續成功安排手術完全切除。醫師提醒,僅憑外觀判斷並持續進行不適當的雷射治療,恐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皮膚與美容醫學中心醫師蔡雅雯表示,許多患者因臉上的黑斑求診,雖表面看起來都是深色的色素沉澱,但本質卻可能有極大差異。許多病人誤以為臉上出現的深色斑點只是單純色素問題,便自行購買美白產品或尋求雷射治療,卻經常發現效果有限,甚至造成色斑加重或病情延誤。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雅雯指出,常見色斑類型包括:雀斑、曬斑、肝斑、老人斑和色素痣,而藥物或發炎後色素沉澱也是可能的原因。有些黑斑可能是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等惡性病變,若未及時辨識,可能影響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單憑肉眼難以區分這些不同類型的色素變化,因此需透過皮膚鏡、組織切片或皮膚分析儀進行檢測,可以提升診斷的準確性以及客觀量化色斑治療成果。
蔡雅雯指出,臉部常見色斑的成因中,紫外線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長期曝曬於紫外線下不僅會使皮膚變黑、產生曬傷,還會加速老化,甚至增加皮膚癌的風險,所以務必做好防曬措施。
至於要有效預防紫外線造成的色素沉澱,首先應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時段長時間曝曬,並盡量使用帽子、陽傘或長袖衣物來減少陽光直射。此外,選擇合適的防曬品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SPF30、PA+++以上的防曬產品,若有長時間戶外活動,則應適時補擦並提高防曬係數,以達到更完整的防護。
蔡雅雯強調,許多人面對臉上的黑斑急於尋求快速有效的治療方式,不過針對不同類型的斑點,其治療策略截然不同,從單純的淡斑、藥物治療到需要手術切除的惡性腫瘤,每一種都需經過專業診斷後量身訂製適合的治療計畫。建議當發現皮膚出現色斑時,應尋求皮膚專科醫師診斷,提供合適的治療建議。唯有「先醫後美」,才能真正讓病人在安全的基礎上獲得理想的皮膚狀態。
蔡雅雯醫師(左)強調,針對不同類型的斑點,都需經過專業診斷後量身訂製適合的治療計畫。(記者陳建志攝)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5旬女臉部斑點雷射無效 竟是基底細胞癌作祟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