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延緩腎功能下降! 國健署教腎友外食5原則

國健署提醒,主食以米飯或全穀雜糧為主,避免湯汁拌飯;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當腎功能下降,體內廢物與毒素無法順利代謝,容易引發一連串健康問題,該如何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呢?對此,國民健康署在發文指出,維持正常血壓與血糖控制是延緩腎功能下降的關鍵,同時也提供5大外食原則,幫助慢性腎病前期患者在享受美食同時減少腎臟負擔,成為人生「腎」利組。

5大外食原則 輕鬆養腎不費力

國健署建議,民眾在外用餐時可遵循5大原則,有助於控制蛋白質、脂肪及鹽分攝取,保護腎臟健康: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主食以米飯或全穀雜糧為主,避免湯汁拌飯:白飯和全穀雜糧類能提供優質碳水化合物,避免使用湯汁拌飯可減少鹽分攝取。

2. 減少食用高脂肪部位:如肥肉、雞皮、鴨皮、魚皮,若無法避免,建議將外皮去除後再食用,以降低脂肪攝取。

3. 適量攝取蔬菜並滴乾湯汁:蔬菜能增加飽足感,但需注意蔬菜中的調味與湯汁,建議食用前先將湯汁瀝乾。

4. 蛋白質攝取適量:優先選擇低飽和脂肪的瘦肉或黃豆製品,蛋白質雖是身體必需,但過量會加重腎臟負擔,應適量攝取。

5. 避免高鹽分小菜:如菜脯、醃黃瓜、火腿、香腸等,高鹽分食物,建議盡量減少此類加工食品的攝取。

血壓血糖雙控管 關鍵在日常習慣

國健署提醒,慢性腎臟病的發展與高血壓、糖尿病密切相關,因此除了飲食控制,維持正常血壓與血糖同樣重要。養成規律運動、減少高鈉飲食以及定期健康檢查,都能有效降低腎臟負擔,延緩腎功能退化。國健署呼籲,慢性腎臟病患者若能從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即便在外用餐也能兼顧美味與健康,輕鬆邁向「腎」利人生。

國健署說,火腿、香腸等,屬於高鹽分食物,建議盡量減少此類加工食品的攝取;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延緩腎功能下降! 國健署教腎友外食5原則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