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越南媒體報導,由於中國消費者很喜歡榴槤,讓東南亞農民爭相種植,越南農民也不例外,紛紛改種榴槤。越南目前擁有約16萬9000公頃的榴槤園,是2030年規劃面積的2倍多。
然而2025年初中國政府對越南新鮮榴槤新增鎘及金胺O(Auramine O)的檢測,中國要求所有貨物必須在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檢測,大大延長出口流程,也擾亂運輸計劃,許多貨車堵在邊境。
越南農業部(MARD)副部長馮德進(Phùng Đức Tiến,音譯)說,中國採取更嚴格的管控措施是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卻也對越南出口商和農民帶來重大挑戰。越南農業部統計顯示,越南對中國的榴槤出口量雪崩80%,出口量只剩3500噸。根據越南果蔬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越南蔬果出口額約4.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2%,主要原因就是越南近期榴槤對中國的出口中斷。

日本智庫橫須賀亞太研究協會(YCAPS)研究員、專精東南亞研究的薩姆·巴倫( Sam Baron)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雖然很難說清楚中國為何決定對榴槤進口實施這項新要求,但這幾乎肯定是一種實力展示,以表明其對該地區榴槤市場和貿易規則的主導控制權。」他更點出,過去台灣和菲律賓都經歷過中國的貿易威脅手段。「例如,2021年3月,中國以有害生物為由禁止進口台灣鳳梨,但這實際上是對台灣不遵守北京要求的懲罰行為。又例如,2012年,菲律賓和中國海軍艦艇在南中國海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中國稱黃巖島) 附近對峙後,中國對菲律賓對菲律賓進口實施了新的香蕉進口限制作為報復。」
所謂「養、套、殺」策略,一開始指炒股市場或詐騙案,如今則被外界視為中國脅迫鄰國的手段。「養」意旨讓少數跟進的散戶嚐嚐甜頭,喫好輾轉再相報,報告吸引左鄰右舍或同事前來。 「套」就是套牢,獨佔市場。 「殺」就是大戶與董監事、大股東的大量拋售;賣壓很強,價格低的很快;有很多跳進池裡的散戶,來不及逃出來,就被宰了。
關鍵字
- 中國
- 越南
- 台灣
- 榴槤
- 養套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大雪崩!越南對中榴槤銷量慘跌八成 揭祕中國養套殺策略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