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士(右)喫乳癌標靶藥後嚴重腹瀉長達半年,經楊茲甯醫師(左)以中醫藥治療3個多月後,明顯改善。(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高女士罹患乳癌第3期,接受標靶藥治療時,常有腹瀉、腹痛不適的副作用,嚴重時,1天拉肚子多達7-8次,根本不敢外出。去年10月接受健保中醫藥與針灸治療,如今腹瀉少到1天僅1-2次,腹痛明顯改善,也讓她完成今年過年時,與家族外出旅遊的夢想。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楊茲甯指出,高女士2年前確診乳癌3期,完成手術、化療與放療後,持續服用健保給付的標靶藥治療,出現頻繁腹痛、腹瀉、身體虛弱,伴隨頭痛、盜汗與失眠,而在去年10月來到中醫部癌症特別門診就醫。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過3個多月中醫藥調理與針灸治療後,高女士的腹瀉問題明顯改善,頭痛與失眠也獲得緩解,並接受加強腸胃機能的中藥調理,包括白朮、茯苓、肉桂、芍藥等,及針灸天樞、足三裏、上巨虛、下巨虛等穴位,終於一圓與家人外出旅遊夢想,旅途中沒出現嚴重腹痛與腹瀉。
楊茲甯表示,癌症治療過程,無論是化療、放療或新型標靶治療,腹瀉是常見、影響深遠的副作用,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失衡與營養不良。中醫認為,抗癌藥可能損傷臟腑,使得脾陽虛損、腎陽不足,或引起寒濕、濕熱滯留,造成腹瀉,可透過專業中醫診斷,依患者體質調整中醫方藥做調理。
注意頭部、腹部與足部保暖
楊茲甯提醒,癌症患者若發生腹瀉副作用,應注意頭部、腹部與足部保暖,避免食用生冷瓜果、油膩、辛辣與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適量攝取紅棗、薏仁、蓮子、藕粉等,有助健脾顧胃、補氣養血及整腸緩瀉。經由適當中醫藥療法與生活飲食調整,能有效改善標靶藥帶來的副作用不適。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服乳癌3期標靶藥狂拉 中醫藥調理開心出遊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