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指出,婦女停經後15-20年間,雌激素減少,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減弱骨強度,加速骨質流失;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無明顯特定症狀,停經後婦女、輕微碰撞就骨折的人就要小心了!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指出,定期的骨密度檢查可以幫助及早發現骨質變化,及早預防骨質流失,透過藥膳(如四神湯)的調理,配合自主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便能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造成骨鬆原因及分型
吳育葳表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當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發型:1.停經後骨質疏鬆症(第一型),婦女停經後15-20年間,雌激素減少,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減弱骨強度,加速骨質流失。2.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第二型),常見於70歲以上女性或80歲以上男性,女性約為男性的2倍,造骨細胞功能衰退,鈣和維生素D攝取量不足,腸道吸收功能變差,導致骨合成減少。
續發型:由其他疾病引致骨流失所致,如服用類固醇、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疾病、性腺機能低下、類風濕性關節炎、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糖尿病、吸菸、酗酒、臟器移植、骨折、腸道吸收不良等狀況所引起。
骨質疏鬆症會因輕微創傷而引發骨折及相關併發症,以脊椎骨折和髖部骨折為最多;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骨鬆跌倒 脊椎和髖部骨折最多
吳育葳指出,骨質疏鬆症會因輕微創傷而引發骨折及相關併發症,以脊椎骨折和髖部骨折為最多,髖部骨折常會引起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我國的資料顯示,男性髖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22%,女性則為15%,而未死亡者常因未能完全自立生活而需長期照護,且經常會再度發生骨折。脊椎骨折也會引起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者影響肺功能和消化系功能,甚至死亡;腕部骨折也經常會造成局部變形,影響日常生活。
骨鬆評估 體重輕年紀大風險高
吳育葳表示,體重與骨密度成反比,體重愈輕(BMI不得低於18.5)或年紀愈大的人較常發生骨質疏鬆症。透過下面圖表,民眾可自我檢測骨鬆機率。
骨質疏鬆症自我評估表。(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中醫改善腸胃功能 助營養吸收
吳育葳指出,中醫並無「骨質疏鬆症」,而是「骨痺」、「骨萎」、「骨枯」來代表。認為其發病機制是腎虛、脾虛與血瘀,治療以補腎壯骨、益氣健脾為主,活血化瘀為輔,單味藥可使用如補骨脂、骨碎補、杜仲、續斷、淫羊藿、懷牛膝、桑寄生等。在診間常見多為脾胃虛弱,食慾差的患者,先以益氣健脾藥物改善腸胃吸收功能,補腎藥物、鈣質、營養物質才能有效的吸收。
居家保健 飲食+運動
平日保健方面,吳育葳建議,補充維生素D、K、鈣、蛋白質等營養素,同時要有適當荷重運動和肌力訓練。並推薦藥膳四神湯加減(做法見下圖),有健脾補氣、益腎固精,改善腸胃健康和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食補改善骨質疏鬆症,中醫推薦四神湯加減,(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吳育葳也提醒要戒菸戒酒,抽菸增加老人的髖關節骨折風險約41%,酗酒會導致骨密度低和骨折發生率升高。另外,還要預防跌倒,因為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可能長期殘疾,影響健康生活品質,甚至死亡。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
。
標題:1張表自評骨鬆機率 高危族群快喝這湯顧骨本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9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