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指出,如果白天待在昏暗的室內,晚上滑手機到深夜,會導致褪黑激素無法正常分泌,長期下來容易自律神經失調;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明明很累卻睡不著,早上醒來總覺得頭昏沉沉的,好像一直都沒睡飽?中醫師陳櫂瑔提到,這不是壓力太大、用腦過度,源頭可能是一個你從來沒注意過的小器官:松果體。它負責分泌褪黑激素,幫助調節生理時鐘;如果白天待在昏暗的室內,晚上滑手機到深夜,會導致褪黑激素無法正常分泌,長期下來容易自律神經失調。他建議,早上一定要接觸陽光,晚上則要減少光線刺激。
陳櫂瑔在臉書粉專「」提到,松果體其實就藏在我們大腦的正中央,位置剛好在兩眼之間延伸進去的地方,所以又被稱作「第三眼」。它不只是人體結構的一部分,在很多古老的文化與靈修體系裡,松果體還象徵著覺察力、靈性與直覺的中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松果體是作息指揮官
陳櫂瑔指出,從現代醫學的角度,松果體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負責分泌褪黑激素,幫助我們入睡、熟睡與調節生理時鐘。簡單來說,松果體就是我們身體的「作息指揮官」,幫助我們晚上安穩睡覺、白天有精神活動。
陳櫂瑔提到,松果體最怕的就是「光汙染」。當我們白天待在昏暗的室內、晚上又滑手機到深夜,松果體會誤以為現在還是白天,導致褪黑激素無法正常分泌。長期下來,就會變成所謂的「日夜顛倒」或「自律神經失調」。
白天接觸陽光 晚上減少光刺激
陳櫂瑔提醒,早上一定要接觸陽光,晚上一定要減少光線刺激,這是養松果體最重要的兩件事。不僅能幫助入睡,對情緒穩定、免疫力也有正面影響。
中醫提醒,早上一定要接觸陽光,晚上一定要減少光線刺激,這是養松果體最重要的兩件事。不僅能幫助入睡,對情緒穩定、免疫力也有正面影響;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陳櫂瑔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松果體的功能與腎氣、心神、肝血都有密切關聯。當一個人長期睡不好,不只是「腦袋不清楚」,很多時候肝血虛、腎陰虛、心神不寧,也會一起出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來看失眠的患者,除了給予給安神的藥,也必須全身調理,讓松果體也恢復正常運作。
陳櫂瑔補充,保養松果體實用的小技巧:每天早上起牀後,花5-10分鐘站到陽台或戶外,讓自然光打在眼睛附近(不用直視太陽),同時緩緩深呼吸。這動作簡單又有效,是喚醒松果體、調節內分泌與生理時鐘的好方法。
陳櫂瑔提醒,如果最近有「累但睡不著」、「精神總是提不起來」、「晚上越夜越醒」的狀況,或許可以從照顧松果體開始,給自己多一點規律與光明的生活節奏。也歡迎到中醫門診聊諮詢,一起找出最適合你的睡眠與養神計畫!
。
。
標題:老是睡不好? 中醫揭忽略「這」器官害你自律神經失調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