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與失智症、心血管事件、神經併發症、眼科問題、自體免疫疾病、癌症、慢性腎臟病、抑鬱症等慢性疾病有關,而施打疫苗能降低其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除了明顯的皮膚症狀(單側帶狀紅疹→水泡→結痂→潰瘍)與疼痛外(急性疼痛→皰疹後神經痛),其實與許多慢性疾病相關,如失智症、心血管事件、神經併發症、眼科問題、自體免疫疾病、癌症、慢性腎臟病、抑鬱症,不過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烏惟新指出,目前已有研究顯示,透過施打疫苗,可降低約16-20%中風風險與降低失智症風險,雖然價格不斐,但仍建議有慢性共病的年長者施打。
烏惟新在臉書專頁「」發文說明,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 )復發引起。50歲以上成年人有99.5%感染過VZV ,並有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由於VZV再活化,1/3的人會在一生中罹患帶狀皰疹。因人體免疫力會隨著老化而下滑,帶狀皰疹發生率在50歲以上急遽增加,帶狀皰疹與多種疾病風險增加相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失智症
烏惟新說明,帶狀皰疹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特別是涉及中樞神經系統(CNS)或眼部帶狀皰疹(HZO)的病例。2017年研究顯示,HZO患者失智症風險增加2.83倍。另一研究發現,帶狀皰疹後主觀認知下降風險增加20%,尤其在攜帶APOE4基因的男性中。然而,2023年 meta-analysis 顯示整體無顯著關聯,但HZO與較高風險相關。2025年《自然》研究顯示,減毒活疫苗在7年內降低20%失智症診斷,抗病毒治療也可能降低風險。
心血管疾病
●中風:帶狀皰疹顯著增加中風風險,特別是在發病後3個月內。HZO關聯更強,可能因VZV血管病變。而多項研究表明,帶狀皰疹疫苗可能降低中風風險,特別是在老年人中,因其減少帶狀皰疹及相關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帶狀皰疹顯著增加中風風險,特別是在發病後3個月內,而一項2022年研究顯示,接種第一代減毒活疫苗後中風風險降低約16%,尤其在接種後1-3年內顯著;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一項2022年研究(美國醫療保險數據,65歲以上人群)顯示,接種第一代減毒活疫苗(ZVL,如Zostavax)後中風風險降低約16%,尤其在接種後1-3年內顯著。另一項2023年研究發現,新一代重組帶狀皰疹疫苗(RZV)接種者中風風險降低約20%,特別對HZO相關中風的保護更強。
●心肌梗塞(MI):帶狀皰疹發病後3個月內MI風險增加1.68倍,年輕患者風險更高。2022年美國研究發現,ZVL接種與心肌梗塞風險降低約12%相關,尤其在65-75歲人群中顯著。RZV的初步數據顯示類似趨勢。因疫苗減少VZV引起的血管炎症和血栓形成,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心衰竭:風險略增,可能因全身炎症。2021年研究,ZVL接種與心衰竭風險輕度降低相關。
神經系統疾病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影響10–20%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引起超過3個月的持續神經痛。RZV對PHN的預防有效率達90%以上,顯著優於ZVL(有效率約66%)。一項2020年研究顯示,RZV接種者在帶狀皰疹發病後PHN發生率降低至<5%,而未接種者為10-20%。RZV接種者在10年內PHN風險持續降低,特別在老年人中。疫苗增強針對VZV的免疫應答,減少病毒復發和神經損傷,從而降低慢性神經病變性疼痛的風險。
研究顯示,RZV接種者在帶狀皰疹發病後PHN發生率降低至
●吉蘭-巴雷症候群(GBS):帶狀皰疹後2個月內GBS風險增加2-3倍。
●腦膜炎/腦炎:涉及CNS的帶狀皰疹增加VZV腦膜炎或腦炎風險。2021年觀察研究,RZV接種者VZV相關腦膜炎/腦炎風險降低約80%,因疫苗減少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
眼科併發症
●HZO相關疾病:HZO(佔帶狀皰疹10–25%)增加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或視力喪失風險。2019年研究,RZV對HZO的預防有效率約90%。一項美國研究顯示,RZV接種者HZO相關併發症(如角膜炎、葡萄膜炎)風險降低85%。
●視網膜血管阻塞:HZO後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風險增加。
自體免疫疾病
●帶狀皰疹可能觸發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狼瘡等,發病風險增加1.3倍,可能因免疫失調。
帶狀皰疹可能觸發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狼瘡等,發病風險增加1.3倍,可能因免疫失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癌症
●帶狀皰疹後血液腫瘤(如淋巴瘤)風險略增,可能因免疫抑制。
其他疾病
●慢性腎臟病(CKD):風險略增,與炎症相關。
●抑鬱/焦慮:帶狀皰疹後風險增加,由慢性疼痛或PHN驅動。VZV引發全身炎症、血管病變或免疫失調,導致這些風險。血管內皮感染可能導致血栓(中風、心梗),而神經炎症或免疫抑制可能促進失智症、自體免疫疾病或癌症。
。
。
標題:皮蛇與8疾病、癌症有關 研究:打疫苗降失智中風風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