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中年發福元兇? 研究:新型幹細胞狂造腹部脂肪

中年腹部脂肪增加不僅關乎生活習慣。最新研究指出,老化過程本身會喚醒特定幹細胞,主動製造更多腹部脂肪;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年腰圍增寬不僅改變外觀,更隱藏健康隱憂,增加糖尿病、心臟病等風險。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學中心(City of Hope)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合作的臨牀前研究,近日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揭示老化如何喚醒幹細胞,大量製造腹部新脂肪細胞,為解開中年發福之謎與開發新療法帶來曙光。

《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研究重點為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se Tissue, WAT)中的脂肪前驅細胞(Adipocyte Progenitor Cells, APCs)。團隊將年長小鼠APCs移植到年輕小鼠體內,觀察到這些細胞迅速分化出大量脂肪細胞;反之,年輕APCs移入年長鼠則鮮少新生脂肪,證實老化APCs具備高效、獨立於宿主年齡的脂肪生成潛能。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用單細胞RNA定序(scRNA-seq)比較不同年齡APCs基因活性,結果顯示中年APCs高度活化,開始源源不斷製造新脂肪細胞;年輕APCs則處於靜默狀態。City of Hope分子與細胞內分泌學系主任加西亞‑奧卡納(Adolfo Garcia‑Ocana, Ph.D.)指出,多數成體幹細胞功能隨年齡衰退,惟APCs於老化過程中反而「解鎖」其分化與增殖潛能。

研究團隊進一步鑑定出中年特有的「已定向前脂肪細胞」(Committed Preadipocytes, age‑specific, CP‑As),確認其為脂肪新生主力。同時發現「白血病抑制因子受體」(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LIFR)信號通路在CP‑As產生新脂肪細胞中扮演關鍵角色。LIFR對年長APCs的脂肪生成至關重要,而對年輕APCs則非必需。

為驗證人類相關性,研究團隊分析不同年齡層的脂肪組織樣本,同樣觀測到中年人體中類似CP‑As細胞數量顯著增加,且具強大脂肪新生能力。共同通訊作者王瓊(Qiong Wang, Ph.D.)表示,控制新脂肪細胞生成是應對年齡相關肥胖的關鍵方向。

未來工作將聚焦於追蹤CP‑As在人體內的作用機制,並開發針對LIFR或CP‑As的幹預策略,以阻斷或消除中年腹部脂肪新生,希望最終能減少脂肪堆積,促進健康長壽。




標題:中年發福元兇? 研究:新型幹細胞狂造腹部脂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