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提醒,肩頸是腸胃型痠痛的患者,飲食應減少油炸、冰品。(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認為肩頸痠痛與姿勢不良,甚至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有關,但若遲遲未見改善,中醫師提醒,問題根源可能在於腸胃功能失調!
34歲林先生是科技業工程師,長期肩頸僵硬、脖子卡卡,按摩、復健、熱敷樣樣來,卻始終無法真正舒緩,不只睡眠品質不佳,早上起牀也常覺得「頭是黏在脖子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表示,該名患者求診時,舌苔厚膩、氣色偏灰,詢問後發現三餐不定、常喫炸雞配啤酒,且有胃酸逆流困擾,經取穴胃經上的重要穴位「足三裏」,可調整消化、補氣健脾,搭配脾胃調理處方後,終於獲得改善。
周大翔指出,中醫強調「內經外應」,許多慢性肩頸緊繃、沉重、痠脹,其實來自體內氣機阻滯。當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吸收能力變差,會導致氣血生化乏源,甚至痰濁、濕氣內生,這些「看不見的廢物」沿著經絡上擾,特別容易聚集在肩頸部位而造成筋膜緊縮、肌肉張力異常。
重口味、暴飲暴食高風險
周大翔提醒,若有長期肩頸緊繃、按完很快又緊;常喫油炸、冷飲、重口味或暴飲暴食;有胃酸逆流、脹氣、排便不順;睡眠品質差,容易被肩頸痠醒;情緒壓力大,覺得胸悶、悶氣上升等5種情形,就要小心是屬於「腸胃型」肩頸痠痛。
按穴、延展操、中藥飲改善
周大翔提醒,「腸胃型」肩頸痠痛患者,每天可按壓足三裏穴位3至5分鐘,位置在膝蓋下方約四橫指、脛骨旁邊,同時每天花5分鐘做肩頸延展操。此外,可飲用如陳皮普洱茶、生薑紅棗茶等溫熱養胃茶飲,且飲食掌握少油炸、少冰品、細嚼慢嚥、晚餐不過飽等減少腸胃壓力原則。
。
。
標題:科技男肩頸痠痛 中醫揪腸胃功能失調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