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數羊數到黑眼圈? 學會3穴道助好眠

中醫師指出,壓力過大或情緒波動可引發肝氣鬱結,影響睡眠;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以及不規律的作息,越來越多的人深受失眠之苦。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遊凱翔表示,中醫認為,失眠的根本原因在於體內陰陽失衡,與心、肝、脾、腎等臟腑功能有關,治療失眠會依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中藥調理。民眾平日可按摩神門穴、三陰交穴及安眠穴,有助改善睡眠質量和入睡困難等問題。

睡得好顧腦防失智

遊凱翔指出,當我們處於深度睡眠時,腦血管的通透性會增加,腦脊液可以更有效地進入腦部組織,將代謝廢物帶走。這一過程有助於保持大腦健康,減少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失智症)的風險。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失眠或睡眠質量差時,這一清除過程就會受到抑制。不僅影響白天的情緒和警覺性,還會對大腦的功能造成長期損害。

中醫師表示,腎虛常見於年齡較大或過度勞累的患者,這類患者常見多夢、夜間易醒等問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中醫辨證分型 失眠分4類

1.心血不足:心血不足、心神不寧是失眠的重要原因。此類患者常有心悸、焦慮等症狀,常用龍眼肉、柏子仁,滋養心血、安神定志,改善因心血虛弱引起的失眠。

2.肝氣鬱結:壓力過大或情緒波動可引發肝氣鬱結,影響睡眠。常用柴胡、香附,疏肝解鬱、舒緩壓力,改善因情緒問題引起的失眠。

3.脾虛:脾虛引起的失眠通常伴有食慾不振、疲倦等症狀。常用黃耆、山藥、白朮,補脾益氣,幫助改善脾虛引起的睡眠障礙。

4.腎虛:腎虛常見於年齡較大或過度勞累的患者,這類患者常見多夢、夜間易醒等問題。常用地黃、枸杞、何首烏,補腎安神,改善因腎虛引起的失眠。

刺激穴位 改善睡眠質量

除了中藥調理,遊凱翔建議按壓穴位來改善失眠,以拇指輕輕按壓以下穴位,持續約1-3分鐘,感覺微微痠脹即可。或者請專業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診斷後進行針灸療程,確保效果最佳且安全。

神門穴:位於手腕小指側橫紋處,是安神的主要穴位,能促進心神安定,對於失眠有很好的療效。

三陰交穴:位於腳踝內側上四指處,能改善肝脾腎虛弱引起的睡眠問題。

安眠穴:位於耳後翳風與風池穴的連線中點,有安神的作用,改善睡眠質量和入睡困難問題。

中醫教穴道按摩改善失眠。(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調整飲食與作息 助眠養生

飲食方面,遊凱翔建議攝取含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有助於促進體內褪黑素分泌,改善睡眠。避免過量攝取咖啡、酒精、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會影響神經系統,從而妨礙睡眠。

作息方面,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天固定時間入睡與起牀,有助於調節生物鐘,改善睡眠質量。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可透過冥想、深呼吸等幫助放鬆。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遊凱翔。(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標題:數羊數到黑眼圈? 學會3穴道助好眠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99923.html